消息上,北京大学的一个科研团队通过新型成像技术,首次在原位状态下解析了光刻胶分子在液相环境中的微观结构。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权威期刊上,更重要的是,它直接指导开发出了能够显著减少光刻缺陷的产业化方案。这对我们国内的芯片制造来说,确实是个实实在在的利好。
与此同时,国产GPU厂商也传来好消息。沐曦股份的科创板IPO在10月24日获得通过,而就在上个月,摩尔线程也成功过会。这两家国产算力厂商相继登陆资本市场,确实给整个板块带来了不小的催化作用。
从订单情况来看,国产算力确实开始进入放量阶段了。根据调研数据,摩尔线程正在洽谈的客户预计订单约20亿元,其中AI智算领域的项目合同金额就超过17亿元;沐曦在手订单规模也达到14亿元左右。这些数字说明,国产AI算力不再只是概念,而是真正开始落地应用了。
有券商分析认为,科技成长板块可能会继续占优,带领市场积蓄向上力量。云端大模型训练与端侧AI应用落地共同推升高性能计算芯片需求,国内厂商的技术迭代确实强化了市场对算力自主主线的信心。从最近的板块表现来看,半导体确实走出了结构性行情,其中设备与材料在国产创新顶层设计下逻辑最硬,数字芯片是算力自主的核心载体,先进封测也受益于技术升级。
说到市场整体走势,有机构指出,近期的重要会议夯实了投资者中长期政策预期,加上中美互动预期和美联储降息等因素,短期风险偏好有望得到提振,A股“慢牛”行情仍将延续。在结构上,“大科技”仍然是中长期主线。接下来,A股上市公司和美股科技巨头的财报将密集落地,在全球AI军备竞赛加速的背景下,科技巨头的AI资本开支指引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这可能为全球科技AI行情带来共振窗口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关键芯片及材料的供应稳定性问题,使得建立自主可控的半导体产业链不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必然选择。这个逻辑在未来几年应该都会持续发酵。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半导体板块虽然机会不少,但选股难度也确实不小。这个时候,借道基金来布局可能是个更稳妥的选择。比如郑晓曦管理的南方信息创新混合C(007491),这只基金专门聚焦信息创新领域的优质企业,精准布局了半导体产业里最有活力的环节,相当于打包了一揽子优质科技股,既不用自己费心选个股,还能分散单一持股的风险。从业绩表现来看,该基金近期表现活跃,上周五单日上涨4.33%,近三月涨幅超过31%,近六个月上涨39%左右,近一年累计收益达到56%以上。

另外,郑晓曦的另一只南方半导体产业股票发起C(020554)也值得关注。这只产品主要投资于半导体自主可控的子行业,重点布局半导体设备、零部件、材料、EDA软件等国产替代关键领域,旨在把握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化进程中的核心机遇。在AI技术持续突破与政策大力支持的双重驱动下,这类资产有望迎来快速发展。该基金近一周涨幅超过6%,近三月上涨32%左右,近一年收益达到72%以上。

最后简单提一句,如果看好股市长期表现,想要布局一个覆盖面更广的底仓品种,南方中证A500联接C(022435)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个产品紧密跟踪中证A500指数,涵盖了沪深两市500家各行业的龙头企业,算是比较全面地覆盖了A股的核心资产。作为指数基金,它的管理费用相对较低,流动性也比较好,适合作为长期配置的底仓选择。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这种均衡配置的思路或许能更好地把握不同板块轮动带来的机会。

总的来说,国产芯片领域的突破确实令人振奋,但投资还是要保持理性。建议大家可以考虑采取分批布局的方式,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配置相关资产。科技创新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方向确实是越来越清晰了。
$南方中证A500ETF联接C(OTCFUND|022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