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 正文
  •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3-19 15:29:34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上海
央行连续两天净投放,债市企稳了吗?

大家好,我是中信保诚基金的吴秋君。

319日,债市迎来积极信号,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连续两天净投放。利率债和信用债连续两天同步回暖。(来源wind)尽管此前债市经历较大幅度的震荡调整,但当前多维度指标显示,投资者可能不必过度悲观,债市或正迈向阶段性企稳。$中信保诚增强收益债券(LOF)C(OTCFUND|022251)$

央企连续两天净投放

今日央行开展2959亿元逆回购操作,净投放1205亿元,这是继昨日净投放2356亿元后连续第二日释放流动性,终结了此前持续的资金回笼态势。这一操作显著缓解了税期走款和跨季资金压力,市场对资金面收紧的担忧有所缓解。$中信保诚稳鸿C(OTCFUND|006012)$

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资金紧张的局面,央行“态度”成为大家关注重点。而时隔两月的大额投放,表明央行维护市场稳定的意图,若后续资金面保持宽松,债市反弹基础或进一步夯实。

债市未来怎么看?

展望后市,目前经济基本面对债市或仍有支撑,预计货币政策的支持性立场依然明确,债券或仍然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

一方面,近期的高频数据整体仍然相对温和,基本面尚未呈现出较强的回升动力。而2CPIPPI双双不及预期,显示内需可能仍然相对疲弱,尽管通胀可能尚不是国内政策硬性约束,但在此状态下政策或仍需打开持续收紧的空间。

另一方面, “适度宽松”仍然是货币政策总定调。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此外,财政政策力度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对债市形成的扰动比较有限。未来财政发力须有货币政策配合,央行或择机降准降息,为债券收益率下行打开空间,或可持续关注后续政策空间。$中信保诚稳悦债券C(OTCFUND|004103)$

并且,债市本是票息市场,收益率走高对投资者的吸引力随之加大,如果票息已经具备性价比,通常配置的力量也会相应增强,这与越跌越恐慌的价差品种存在本质不同。经过年初以来的连续调整,多数债券品种收益率已经升至高位。截至318日,利率债中,大部分7年及以上品种收益率均攀升至1.80%之上,或已具备明显配置价值。(数据来源$中信保诚景丰C(OTCFUND|006790)$wind

可以如何操作?

债市最悲观的时刻或已过去。央行的流动性支持、机构配置需求的回升,以及信用环境的边际改善,均为市场注入暖意。投资者不妨以更平和的心态看待波动,在震荡中捕捉结构性机会。观察历史数据可以发现,债市历史长期走势呈现出比较平稳向上的趋势,债市回调或许还是“逢低布局”的机会。$中信保诚稳健债券C(OTCFUND|003227)$

此外,大家或许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关注“固收+”类产品,在债券类资产的基础上,适当权资产,并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股债比例,或许能够更灵活地应对多变的市场行情。

风险提示:本材料仅供参考,上述观点仅为当前观点,不代表对未来的预测,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未来中信保诚基金旗下产品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如因为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中信保诚基金不承担更新义务。本材料并非意在提供金融信息服务或构成出售或购买任何证券或金融产品的要约邀请或宣传材料,亦非有关任何公司、证券或金融产品的投资意见或推荐建议。本材料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中信保诚基金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若本材料转载第三方报告或资料,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不代表中信保诚基金立场。本材料可能含有非仅基于过往信息而提供之“前瞻性”信息,有关信息可能涵盖预计及预测,但并不保证任何作出之预测将会实现。读者需全权自行决定是否依赖本文件所提供的信息。本刊物版权归中信保诚基金所有,未获得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刊物内容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中信保诚基金”,且不得对本刊物中的任何内容进行有违原意的删节和修改。基金管理人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投资人自行承担任何投资行为的风险与后果。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基金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和本金安全。投资前请认真阅读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和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