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7 16:29:36 天天基金iPhone版 发布于 福建
纳斯达克真泡沫还是科技新常态?

自2022年年初开始参与权益市场投资以来,说真的,好多年没见过像最近纳斯达克100指数这么“疯”的走势了,简直是让人又爱又怕,心跳跟着K线图忽上忽下。自从今年四月份贸易战谈判露出缓和希望后,这指数就像脱缰野马一路狂奔,10月底更是冲上了26119.85点的历史巅峰,年内涨幅一度超过20%,把其他主流指数远远甩在后头。可市场分歧也越来越大,看空的和看多的吵得不可开交,声音一个比一个响亮。我手里这只主投美股的富国全球科技互联网股票(QDII)基金,到底是该继续拿着,还是见好就收?这也是这两个月来我一直在反反复复思考的问题,今天就借着富国基金社区活动的机会,把我近期的思考与见解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同样迷茫的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看空派的声音主要聚焦在“”这个字上。截至本周三,他们指出纳斯达克100指数的最新市盈率(P/E)已经达到36.29倍,处于近十年以来82.50%的分位点,意味着比历史上80%的时间都要贵!更吓人的是市净率(P/B),高达10.12倍,处于历史100%的分位点上,创了新高。就现在这估值水平,不得不让人心生警惕。而且,现在质疑AI是不是存在巨大泡沫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你看,蒂尔宏观基金、软银、桥水、段永平这些嗅觉灵敏的大机构和个人大额投资者,都开始清仓或者减持英伟达了。英伟达是谁?那可是纳斯达克100指数的绝对核心成分股,指数占比超过10%!它的风吹草动,对整个指数的影响可太大了。这些机构的动作,无疑给市场泼了一盆冷水,让人不得不警惕。

但看多派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的理由听起来也相当有道理。他们直接拉出代表咱A股核心科技资产的科创50指数来对比:好家伙,科创50最新市盈率是多少?148.08倍!这数字,简直可以直接叫“市梦率”了,哈哈。相比之下,纳斯达克100指数的36.29倍,足足便宜了4倍还多!他们觉得,要是真按科创50的估值逻辑来算,纳斯达克100指数冲上30000点也不是什么天方夜谭。科技行业本来就是“高投入、高成长、押注未来”的赛道,投的是未来的想象空间和政策红利。纳斯达克自打成立起,囊括的就是全球资本市场最顶尖的那批科技企业。现在,人工智能(AI)明摆着是未来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时代主线,这些巨头们正是引领这波浪潮的核心力量。从这个角度看,36.29倍的估值,似乎也没那么离谱? 而且,尽管近期有抛售,英伟达今年股价依然上涨了35%,远超纳指100近17%的涨幅。市场回调反而让它看起来没那么贵了,远期市盈率回落到29倍左右,远低于其十年平均的35倍,甚至只略高于纳指100约26倍的平均水平。考虑到英伟达的高速增长,30倍市盈率似乎完全合理。更关键的是,现在的科技巨头们和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那些烧钱不盈利的公司完全不同。当年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市盈率曾飙到60倍,科技板块估值溢价是大盘的两倍多;而现在纳指100的远期市盈率约为26.7倍,溢价仅1.34倍,更重要的是,现在的高估值有实实在在的盈利增长支撑,而不是纯粹的概念炒作。市场格局也更健康,不再是鱼龙混杂,而是“巨头主导+细分突围”,投资也更务实,砸钱在数据中心、服务器、芯片这些硬资产上。

夹在中间的我,这段时间真是反复琢磨了几个关键点:


1.历史对比的迷惑性:单纯看历史分位点说贵,这个结论要小心。现在的科技产业格局、龙头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行业渗透率,跟过去能一样吗?比如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纳指市盈率峰值60倍,盈利公司寥寥无几;而现在纳指龙头们普遍盈利强劲,AI带来的增长预期是实实在在的订单和投入。科创50的148倍市盈率,某种程度上也“衬托”得纳指100看起来没那么夸张了。而且,科技行业本身的高成长性、高创新性就决定了其估值逻辑不同于传统行业。所以,历史数据是参考,但不能刻舟求剑。


2.机构动向的信号意义:蒂尔宏观基金、软银、桥水、段永平这些大佬的动作,敏锐度肯定没问题。他们的减持甚至清仓,确实敲响了警钟,说明部分资金认为短期估值过高或者存在调整风险。但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永远有分歧。54%的全球基金经理认为AI相关股票处于“泡沫区域”,60%认为整体股票被高估,这意味着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这么看。而且,机构调仓的原因可能很复杂,未必完全代表对长期趋势的否定。


3.基金本身的定位与策略:所以,思来想去,我目前还是选择了中庸之道——继续持有手里的富国全球科技互联网股票(QDII),暂时不进行买卖操作,选择观望度过这段迷雾期。我当初选这只基金,核心就是看中它的产品定位——“精选全球科技龙头企业”。翻看它最新的三季度报告,持仓成分股确实很有意思,配置思路很对我的胃口:一边是谷歌、英伟达、苹果、特斯拉、博通这类站在AI最前沿的美股巨头,弹性大,有机会博取高成长收益;另一边又配了像腾讯控股、阿里巴巴这样国内最优秀的互联网平台企业。美股科技部分负责冲锋,国内互联网巨头们则像“压舱石”,业绩相对更稳健些,能在市场波动时起到一定的风险对冲作用。对我这种不想每天心跳跟着K线图坐过山车,但又不想错过科技大趋势的投资者来说,这种“攻守兼备”的全球配置思路就比较合适。

当然,买主动管理型基金,说白了很大程度上就是“买”基金经理这个人,看他的眼光准不准,定力够不够。所以我个人特别看重基金定期报告里那个“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的部分。这就像基金经理的“工作笔记”和“思想汇报”,能看出他是不是真的知行合一,说到做到。富国这只基金的赵宁坤经理在2025年三季报里就写得明明白白:“我们在2025年3季度的配置变化更加遵循产业趋势的方向,考虑到全球流动性改善和关税波动已经过去,我们减仓了部分深度价值的品种,加仓了部分更符合产业趋势的品种。考虑到本季度全球大模型的持续进化主要发生在美国,我们持仓的方向在2025年3季度更加偏向美股的科技股,在港股和A股则更加集中于头部互联网公司。”


这段话传递了几个关键信息:首先,紧跟产业趋势,不是死守教条,而是根据技术发展和市场环境(流动性、关税)变化动态调整;其次,区域配置有侧重,明确判断三季度AI大模型的突破集中在美国,因此加码美股科技龙头;最后,聚焦头部,在非美市场也坚持选最顶尖的公司。这种在波动中坚守核心逻辑——科技成长,又根据产业趋势适度调整布局的管理策略,我觉得正是投资科技这种高波动、高成长板块所必需的——既要有战略定力(看好科技大方向),又要有战术灵活性(根据阶段性变化微调)。

从富国全球科技互联网股票(QDII)基金本身的业绩表现来看,也确实非常亮眼,给了我一些持有的底气。自2011年七月份成立以来,它的A类份额累计收益率达到了263.39%,轻轻松松跑赢业绩比较基准9.18%,超额收益率高达254.21%。从中短期看,近一年、半年、三个月的收益率分别为46.33%、30.32%、11.06%,不仅都大幅度跑赢了同期的纳斯达克100指数,而且在同类基金中都稳居【优秀】评级。可以说,这是一只历史业绩优秀、近期表现突出的QDII主动管理型基金。

写在最后:投资美股科技,特别是通过QDII基金,确实是分享全球创新红利的一个重要途径。纳斯达克100指数作为全球科技龙头的聚集地,长期上涨的基石在于美国经济的韧性和科技行业的持续进步。只要这两块基石不动摇,AI的浪潮持续推进,指数长期向好的格局就还在。当然,短期波动、估值争论、政策变化(比如美联储货币政策、关税)都是实实在在的风险,市场的分歧也印证了这一点。对我来说,在富国这只基金上,选择继续持有观望,是基于对产品定位、基金经理策略和历史业绩的综合考量,也是基于对科技大趋势虽有担忧但未转向悲观的判断。市场迷雾重重,边走边看吧,至少目前,我选择留在牌桌上。$富国全球科技互联网股票(QDII)C$ $富国全球科技互联网股票(QDII)A$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