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互联网配置时机成熟的核心逻辑(四维支撑)
一、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安全边际充足
全球核心科技指数估值均回落至合理区间,具备高性价比。纳斯达克100指数PE(TTM)26.8倍(历史分位45%),恒生科技指数21.1倍(历史分位仅14.93%),欧洲科技指数24.1倍(历史分位41%),均低于自身历史均值,且较A股科技板块折价显著,回调后估值风险充分释放 。
二、政策+流动性双重托底,市场环境利好
1. 政策端:美联储释放2026年降息信号,市场预期一季度降息概率达72%,利率下行缓解科技股估值压力;中美经贸磋商达成共识,地缘风险担忧降温,科技产业链关税压力减轻 。
2. 资金端:全球流动性宽松预期明确,科技主题ETF单周净流入创年内新高,对冲基金科技股持仓占比提升至32%,南向资金年内净买入港股互联网超1.3万亿港元,内外资合力抄底迹象明显 。
三、业绩基本面扎实,高景气赛道支撑增长
1. 龙头盈利超预期:FAANG+M等科技巨头Q3合计营收增18.7%、净利润增22.3%,英伟达营收超预期40%,Meta广告收入增速达25%,盈利韧性验证行业基本面 。
2. 赛道景气度拉满:AI算力、半导体设备年增速分别达45%、35%,卫星互联网发射量增62%,云计算稳定增长22%,技术商业化落地加速,长期成长逻辑清晰 。
四、技术迭代+格局优化,长期增长确定性高
全球科技龙头研发投入占比领先,美股科技企业平均达12.5%,AI、半导体等领域技术壁垒稳固;行业竞争格局优化,从恶性竞争转向提质增效,企业盈利可持续性增强,叠加新兴市场用户渗透率提升,市场空间持续扩容 。


#3800点的A股值得加仓吗?# #谷歌发力AI 通信板块领涨# #今年买基金赚了多少钱?# #观点搭子团火热招募中!# #低估补涨号启航# #青禾创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