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集体下跌 你怎么看?#
2025年11月下旬,全球资本市场在多重信号交织中显现新动向。美国联邦政府停摆风险解除后,市场情绪显著回暖,纳斯达克指数单周涨幅超3%,带动全球科技板块同步反弹。对于尚未入场的投资者而言,当前是否是布局全球科技资产的好时机?答案或许藏在产业趋势、政策环境与资金流向的共振之中。
流动性宽松+盈利韧性,科技股估值压力缓解
美联储自2024年起进入降息周期,联邦基金利率从5.5%高位逐步回落至2025年三季度的3.75%。历史数据显示,降息初期成长板块往往表现占优——低利率环境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同时抬升了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价值。以科技互联网行业为例,其轻资产、高研发特性对利率变动尤为敏感,当前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跌至3.2%附近,进一步为估值扩张提供空间。
企业盈利端同样传递积极信号。截至11月21日,标普500信息技术指数成分股中,超七成公司三季度营收超预期,行业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长17.6%(数据来源:FactSet)。苹果、微软等巨头通过AI赋能硬件销售,云计算业务保持双位数增长;中概互联网公司则受益于“反内卷”政策下的成本优化,利润率持续改善。盈利与估值的匹配度提升,意味着市场对科技股“泡沫论”的担忧正在消退。
全球配置视角下,中国科技资产重估进行时
若将目光投向太平洋彼岸,中国科技企业的修复逻辑同样清晰。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落后于纳斯达克近20个百分点,但基本面已现拐点:一方面,平台经济监管常态化后,头部企业资本开支重回扩张区间,2025年三季度研发支出同比增12%;另一方面,AI大模型、自动驾驶等技术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部分企业开始贡献增量收入。
这种结构性机会恰是 $富国全球科技互联网股票(QDII)C(OTCFUND|022184)$这类产品的核心优势。该基金采用“全球选股+本土强化”策略,既覆盖美股FAAMG等龙头,又深度挖掘港股通标的中的低估科技资产。以某消费电子龙头为例,其北美收入占比超60%,享受全球高端市场需求;同时,国内智能汽车客户订单放量,形成“戴维斯双击”。类似案例在持仓中比比皆是,充分体现管理人跨市场捕捉阿尔法的能力。
政策红利+技术创新,双重驱动长期价值
美国政府近期宣布追加300亿美元半导体补贴,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落地加速行业洗牌,这些政策看似短期扰动,实则重塑全球科技竞争格局。具备核心技术壁垒的企业,如掌握先进制程的芯片厂商、拥有海量数据的云服务商,将在集中度提升过程中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技术创新周期更是不可忽视的变量。英伟达新一代GPU算力较上代提升4倍,推动生成式AI向多模态演进;特斯拉FSD V12版本实现纯视觉方案突破,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提速。此类颠覆性进展不仅带来主题投资机会,更催生出新的产业链条——从底层基础设施到垂直应用,每个环节都可能诞生十倍股。
普通投资者如何参与这场盛宴?
直接投资海外科技公司面临诸多障碍:外汇管制、税务申报、信息披露差异等问题,足以让非专业投资者望而却步。相比之下,借道合规QDII基金更为便捷。$富国全球科技互联网股票(QDII)C(OTCFUND|022184)$作为市场上少数专注科技赛道的主动管理型产品,由深耕跨境投资十余年的团队运作,能动态调整仓位应对地缘政治风险。例如,在今年二季度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时,该产品通过增加美元计价资产比例,有效对冲汇率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C类份额不收取申购费,持有满7天免赎回费,特别适合希望灵活进出的资金。从业绩表现看,成立至今累计收益达89%(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最大回撤控制在-28%以内,展现出较强的抗跌能力。相较于单纯跟踪指数的产品,其超额收益主要来源于个股精选和行业轮动。
站在当下时点,全球科技板块正处于“盈利改善+流动性支撑+政策催化”的三重利好交汇期。无论是想分享美股巨头的成长红利,还是捕捉中国科技企业的估值修复机遇,都需要一个专业的工具来穿越不同市场的周期波动。对于那些担心踏空行情却又不愿承担过高风险的投资者来说,$富国全球科技互联网股票(QDII)C(OTCFUND|022184)$或许是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