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科技还能涨吗?# 最近美国那边“停摆”的事儿落了地,美股市场跟着反弹,科技股的动静又起来了——我也把$富国全球科技互联网股票(QDII)C$ 放进了布局清单,打算逢低进场,核心就是看好全球科技尤其是AI赛道的长期机会。
不少人问“美股科技企稳了吗?估值会不会太贵?现在能不能配?”我倒是觉得,现在的节点刚好卡在“基本面+流动性”的双支撑上: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已经很明确,等落地后美元走弱、流动性宽松,肯定会给成长股的估值托底;更关键的是,美股科技股的盈利已经把“成长韧性”证得明明白白——英伟达靠着Blackwell芯片的订单,营收直接翻倍;微软的Azure云服务和AI业务一直在贡献增量;苹果、谷歌哪怕是硬件和生态的基本盘,也能稳住盈利。
这背后其实是AI产业的高景气在托着:博通的AI芯片组件、台积电的先进制程代工,刚好是AI从算力爆发到终端落地的核心供应链——前者管芯片的“零件”,后者管芯片的“生产”,两者的业绩都和AI产业链绑得死死的,全球算力需求涨多少,它们就能跟着吃多少红利。这种配置逻辑其实很扎实:既抓了微软、苹果这些终端应用和生态的龙头,又锁了博通、台积电这类上游供应链的机会,等于把AI产业从“上游生产”到“下游落地”的红利都覆盖到了,只要AI的高景气周期没停,这些企业的成长空间就一直都在。
至于“估值贵不贵”,我觉得得看盈利的匹配度——现在信息技术行业三季度营收增速14.1%、净利润增速17.6%,都是领跑市场的水平,盈利能跟上,估值的压力自然就小了。加上美国政府停摆的僵局缓解,市场情绪先稳了下来;互联网板块那边,“反内卷”的政策也在优化竞争格局,等于又叠了层政策Buff。
当然近期全球科技板块确实有点“颠簸”,但放长远看,这赛道还是片星辰大海:一方面美联储要开启降息周期,全球流动性宽松是大方向,科技成长股本来就是流动性的“受益者”;另一方面,AI的技术突破还在持续——不管是算力的迭代,还是应用场景的拓展,都在推着整个产业往前走,现在不过是景气周期的上半场。
也正是因为这些,我才盯上了富国这只QDII基金——它能直接投全球科技互联网的标的,刚好能覆盖我想布局的AI产业链龙头。我没打算一次性重仓,就是逢低分批进:短期的波动反而能给低吸的机会,毕竟全球科技尤其是AI的逻辑没破,盈利和流动性的支撑都在,现在布局刚好能踩中产业高景气的节奏。
对我来说,配置全球科技不是“赌短期涨跌”,是抓AI产业的长期红利——这赛道里的企业,一边拿着技术突破的“矛”,一边借着流动性宽松的“势”,就算短期有点颠簸,长期的成长确定性已经很足了。接下来就盯着市场的回调节点,慢慢把这部分配置加上去,跟着全球科技的节奏,慢慢吃产业成长的红利。@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富国基金王园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