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下时点,美股科技还值得关注吗?
值得关注。 核心逻辑如下:
•坚实的股东回报: 美股市场长期通过股票回购等方式为股东提供净回报,这一趋势除金融危机等特殊时期外持续向上。
•强劲的基本面: 以“七巨头”(剔除特斯拉)为代表的科技巨头财务健康,平均ROE近50%,净利润率约30%,资产负债表净现金占比超20%,远优于2000年科网泡沫时期。(数据来源:高盛,截至2025.10.31)
•持续的AI资本开支: 从云厂商的资本开支指引看,AI相关的资本开支在2024-2027年呈现稳健且快速增长的态势,为AI硬件产业链提供了坚实的基本面支撑。(数据来源:高盛,截至2025.10.31)
•全球资金配置需求: 长期数据显示,外资配置美股的比例持续攀升,今年以来也多为净流入状态。
数据来源:高盛
2. 如何看待美股科技“估值贵”的问题?
当前估值处于合理偏高区间,但远未到泡沫化水平。
•横向对比不贵: 当前美股龙头科技公司(剔除特斯拉)的远期市盈率约25-30倍,显著低于2000年科网泡沫(50倍以上)、1989年日本泡沫(65倍以上)和1973年“漂亮50”(35倍)的估值峰值。
•估值扩张集中: 标普500的估值扩张主要由前几大科技公司驱动,多数股票并未经历显著的估值扩张。龙头公司的股价上涨更多由盈利增长驱动,而非估值泡沫。
•存在估值溢价但健康: 当前科技股相对于市场的估值溢价约130-140个点,处于健康水平,远低于2000年泡沫时期240-260个点的溢价。(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10.31)
3. 港股科技近期为何调整?何时可介入?
•调整原因: 近期调整主要与美元指数反弹带来的短期流动性压力有关。历史上,恒生科技指数与美元指数表现出较强的负相关性。
长期看,当前性价比较高: 自去年9月24日政策变化后,港股流动性(包括外资和南向资金)已转为净流入。港股估值相比美股有显著折价,且大型互联网公司盈利比2021年高点时更好。
若希望进行短期择时,可密切关注美元指数的走势。历史上若美元指数结束反弹、开始走弱,通常对港股科技板块形成利好。
当下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外资由持续卖出转为买入,基本面改善,这些支撑港股的核心逻辑并未改变。
4. AI应用端落地不及预期是否会影响美股科技?
会有影响,但影响是结构性的,需区分看待。像OpenAI这样收入百亿级却承诺万亿级支出的模式,如果应用端落地不及预期,确实会引发市场担忧。不过度集中于与OpenAI强相关的产业链,而是投资于与其存在竞争关系的大型云厂商(如微软、谷歌等),若OpenAI出现问题,这些公司反而可能受益。主动管理旨在通过优选个股和板块来降低单一风险。
5. 目前富国全球科技互联网的产品定位是什么?重点关注哪些板块?
富国全球科技互联网其核心目标是捕捉全球科技股的盈利增长机会,主要投资于美股、港股和A股市场。三季报披露的持仓主要集中在美股AI产业链(大型云厂商、互联网公司、GPU/ASIC、代工、存储)和中国互联网及AI产业链的龙头公司。(仅为特定时点情况,可能根据行情灵活调整,不代表当前及未来持仓情况)
$富国全球科技互联网股票(QDII)A(OTCFUND|100055)$
$富国全球科技互联网股票(QDII)C(OTCFUND|022184)$
#特斯拉拟建新厂生产Optimus人形机器人##科技热点摊开业啦#
风险提示:
1.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
2.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
3.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4.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
5. 本基金可投资于境外证券,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本基金还面临汇率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 本基金可通过港股通机制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需承担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6.经富国基金评定,本产品的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此为基金管理人评级,代销机构评级请以各机构发布的为准),适合风险承受能力为C4及以上的投资者。
*以上内容不代表对市场和行业走势的预判,也不构成投资动作和投资建议,不预示基金未来具体投资操作,基金经理可在投资范围内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建议持有人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作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