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多剧烈波动,但当前市场交投热情仍然维持高位,场外潜在资金充足,资本市场鼓励资金进场。中期看,新旧动能转变作为本轮经济转型牛的核心驱动仍在稳步推进之中,阶段性震荡不改中期牛市趋势。往后看,“稳股市”不仅处于最高目标之一,其实际运行效果也得到持续验证。未来阶段性震荡反而有利于市场回归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慢牛格局。结构上,人工智能、资源品、券商仍为A股中期主线。后续建议重点关注国内“反内卷”与内需刺激方面的部署,这很可能成为下一个阶段行情的重要推手。
消息面上,有一个数据值得高度重视:央行已经连续第10个月增持黄金。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数据,8月外汇储备环比上升299亿美元,央行持续购金行为进一步确认了黄金在官方储备资产中日益重要的地位。黄金今年表现非常强势,年内累计涨幅超过30%,一度突破每盎司3600美元大关,创出历史新高。
有机构分析认为,本轮黄金走强背后有四大推动因素:一是市场对美货币独立性的担忧有所上升;二是美联储降息预期持续升温,利率下行趋势明确;三是地缘和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推升避险需求;四是近年来美元、美债信用体系出现松动,全球央行持续购金成为黄金上涨的底层支撑。
再把目光转向海外。美国8月非农数据大幅不及预期,仅录得2.2万人,远低于市场预期的7.5万。这一数据公布后,美元指数应声下跌,黄金则快速拉升。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再次强化,目前普遍预计在9月的会议上可能会宣布降息25个基点。
那么问题来了,美联储降息为什么会推高有色金属价格?其实用三句话就能说清楚:第一,降息相当于“放水”,货币价值稀释,投资者更愿意持有实物资产来保值;第二,有色金属大多以美元计价,美元贬值使得这些金属对其他货币的持有者来说更便宜,从而刺激全球买盘;第三,利率下降意味着企业融资成本降低,有利于扩大再生产,进而带动铜、铝等工业金属的需求上升。
资源品的行情从来不是单项,而是集团推进。眼下各种宏观因素、货币逻辑、供需格局都在共振,整个资源板块正处于一个系统性机会之中。但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难题也随之而来:怎么参与?直接买股票?风险其实不小——随便一个矿山停产、一项调整,都可能让个股大幅波动。买单一金属的ETF?又很容易错过其他品种的轮动机会。
在这种背景下,主动管理型基金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比如$南方周期优选混合发起C$ (A类021711/C类021712),这只产品在配置思路上就比较清晰:不去赌单一品种,而是把传统工业金属(如铜、铝)、战略资源(如黄金、稀土)、新能源材料(如锂、钴)等都纳入组合,形成“防御+进攻”的双重布局。这种策略近期取得了不错的表现,单位净值已经达到1.3420,创下近一年新高。从业绩来看,多阶段表现都较为稳健。
值得一提的是,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对资源品周期把握得比较准,比如去年就提前布局了黄金股,今年又抓住了铜、铝的反弹机会。这种动态调仓、灵活配置的能力,确实是主动管理基金相比被动指数产品更吸引人的地方。
展望后续,资源板块的行情或许还未结束。全球货币转向宽松、地缘不确定性仍在延续,再加上国内持续发力稳增长,资源品作为兼具金融属性和商品属性的资产,仍然有较强的配置价值。当然,市场永远有波动,建议投资者保持理性、均衡配置,不妨借助专业机构的产品稳步参与这波“资源大年”。#A股缩量调整!沪指考验3800点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