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海外因素扰动下,港股相关基金迎来了一定幅度的回调,以中证香港科技指数为例,10月14、15两日分别下跌3.64%、3.96%,相信又有部分基民在这轮短期下跌行情中坐立不安了,其实大可不必如此。
港股市场本就易受外部因素影响,波动也比较大,但我们不能仅把这波动视为风险而忽略了其背后隐藏的投资机会。对于前期涨幅较大的基金,不宜盲目追高,【期间一定会有回调】,可以逢低布局。
今年我比较看好港股基金的表现,港股基金也是目前我持仓组合的重仓基金。
对于港股基金,今年我更倾向于波段操作:如果持有收益率达到自己的目标,可以考虑分批止盈(这一点很重要),逢【大跌】分批买入,比如说几天内或者近一周内基金净值下跌5%(幅度可以根据市场行情以及基金近期涨跌情况灵活调整)可以分批买入。当然,也可以通过定投来平滑成本。
港股基金是可以作为我们基金组合的一部分的,然后搭配其他类型基金(如A股中医疗、科技、有色、微盘股基金;美股纳斯达克等权益类基金;纯债基金等)构建与个人风险能力相适配的基金组合。
今天港股终于迎来反弹,主要原因来自于中美贸易关系可能出现缓和。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此前提出的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不会持续”。同时,美国财长贝森特也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通话。这些消息缓解了市场的紧张情绪,成为此次反弹最直接的催化剂。
具体数据方面,10月18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0.52%、纳指+0.52%),恐慌指数VIX回落至21.5,市场情绪修复。富时中国A50期指夜盘上涨0.83%,恒生科技指数期货大涨2.96%,这为今日港股的走势营造了积极的外部氛围。
港股基金投资逻辑
今年的港股互联网行业还是值得持有的,投资者对港股基金的信心也逐渐高涨,事实也是如此:
(1)今年,海外云厂商和国内互联网大厂继续上调资本开支预期,尤其是以微软、亚马逊、字节、阿里和腾讯为代表的大厂,有利于带动AI产业链整体上行。
我国持续推动人工智能、新能源、半导体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发展,港股科技股直接受益,成分股的盈利能力不断增强,为未来上涨提供支撑。
(2)在扩内需背景下,互联网平台经济向好,行业发展趋势持续改善,盈利能力逐步提升。2025年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后,平台优惠力度有所减少,相关企业盈利有望修复。
(3)资金层面上,对外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全球流动性宽松,为港股科技板块提供增量资金;对内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加码港股前沿板块。
(4)政策层面上,2024年4月17日证监会发布"惠港五条",支持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强化香港金融地位。另外平台经济的政策环境已从之前的规范整治阶段,过渡到当前的支持健康发展阶段。
(5)估值处于相对低位:截至 2025 年 10 月,中证香港科技指数成分股对应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当前价格相对“便宜”,低估值与高增长的错配为长期投资提供了 “戴维斯双击” 机会。
近期中证香港科技指数迎来了一定幅度的调整,今天再加点仓,这次加仓的逻辑很简单:
(1)看好港股今年表现;(2)最近港股回调,趁机逢低分批买入。
以招商中证香港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C这只基金为例:持仓覆盖港股市场市值较大、研发投入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50家科技龙头企业,涵盖互联网、半导体、人工智能、云计算、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赛道,业绩远超同类基金,持续聚焦港股前沿板块核心资产,符合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方向,把握住了行业的结构性机会。

$招商中证香港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A(OTCFUND|021633)$
$招商中证香港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21634)$
#创作扶持计划##亚太股市杀跌 市场开启避险模式?##10月你看好哪些投资赛道?#
作者:蚂蚁不吃土(文章中列举的具体基金只是举例需要,并非推荐;本文亦非投资建议,不作为基金买卖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