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分析提到,科创芯片板块弹性特别高,市场行情往上走的时候,能带来很明显的Beta收益,而且里面的公司成长性强,后续增长动力也足。
消息面上确实有不少积极信号,国内首个国家级汽车芯片标准验证中试服务平台已经在深圳投用了。这个平台不简单,建了13个专业试验室,像车规级芯片的环境可靠性、失效分析这些都能测,还配了80多套试验设备,30多项汽车芯片标准的验证能力都具备,这对国产芯片过审落地帮助很大。还有胡润百富榜的数据,寒武纪创始人陈天石财富到了1800亿元,比去年上升了122位,主要就靠手里的公司股权。虽说全球AI芯片竞争一直在变,但寒武纪在智能驾驶、边缘计算这些新场景的突破,确实给市值托了底。
更关键的是,现在国产芯片的替代需求特别迫切,不管是CPU、GPU还是存储芯片、车规芯片,都在加速自主化。最近能看到寒武纪这类AI芯片公司业绩涨得很明显,摩尔线程、长鑫存储这些企业也在计划募资上市,整个行业都很活跃。尤其是车规级MCU、功率半导体这些领域,国产化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长期看确实值得关注。
最近科创芯片板块的利好还在叠加,技术上有了大突破。北大的研究团队刚做出一款新型模拟矩阵计算芯片,不用把数据转换成0和1,直接用电压电流就能计算,精度能和数字计算媲美,算力比顶级GPU还能提升百倍到千倍,像传统GPU要干一天的活,这款芯片几分钟就搞定了。这对AI训练、机器人这些场景来说,简直是效率革命,也让市场看到了国产芯片的技术潜力。
行业投资也跟着加码,士兰微近期宣布要和合作伙伴一起增资51亿元,投建一个总规模200亿的芯片项目,建成后能实现年产54万片的产能。这种大手笔投入说明产业链对未来需求很有信心。从需求端看,AI推理芯片市场正在爆发,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能涨到1.38万亿元,现在还是蓝海阶段;车规芯片这边更不用说,智能汽车的芯片用量比燃油车多好几倍,全球智能驾驶SoC市场今年预计能到76亿美元,国内车企还在全力推进国产化,不少企业都有自研芯片计划。
行情上也能看出端倪,虽然10月底科创芯片指数有小幅调整,但整个10月中下旬不乏上涨行情,成交量保持得不错,10月27日那天成交金额突破了109亿元,说明资金还在关注这个赛道。而且机构也提到,存储芯片已经出现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的情况,AI算力需求一直在超预期,这些都是板块的潜在支撑。
我个人觉得,后续芯片板块的催化因素不会少。技术上,像高精度模拟芯片这类突破可能会持续出现;需求端,AI大模型落地、智能汽车渗透率提升会不断拉动芯片用量;加上还有不少芯片企业在推进上市,行业热度能维持住。国产化这条主线更是确定,毕竟现在自主可控的需求摆在那,后续相关支持政策和产业合作大概率还会加码,长期来看成长逻辑很扎实,只是短期可能会有波动,这点得有心理预期。
说到投资,半导体板块波动一直不小,弹性也足,普通投资者想精准踩点个股确实不容易。这种时候借道指数产品布局就稳妥多了,还能分散个股风险。科创芯片指数专门聚焦科创板的纯正芯片公司,技术含量高,波动弹性也大,2019年发布以来,除了2022年市场整体调整,每年都是正收益,长期拿着体验不错。$南方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联接C$ (A类:021607 C类:021608)就是跟踪这个指数的产品,相当于打包了一篮子芯片标的,能不错过赛道整体机会。业绩表现很亮眼,近三个月涨了49.52%,近半年54.86%,近一年77.91%,今年以来63.35%,从成立到现在更是取得了152.88%的收益,对想布局这个赛道的普通人来说,算是个省心的选择。#英伟达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啥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