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科技圈有个大消息,高通正式宣布推出专为数据中心设计的人工智能芯片,直接叫板英伟达。有券商报告指出,当前全球算力资源紧张,科技巨头对AI芯片主导权的争夺越来越激烈。对我们来说,国内科技企业摆脱算力依赖的需求,其实比国外公司更加迫切。有分析认为,未来中国AI芯片市场不但规模会持续扩大,格局也有望优化,国产化进程肯定会继续加速。
这确实点出了一个关键趋势。如果我们把视线放得更远一点,会发现最近海外大厂的资本开支非常密集。比如英伟达被曝出计划投资OpenAI高达1000亿美元,软银也传出要向OpenAI投入400亿美元,OpenAI自己则打算在未来几年部署高达10吉瓦规模的英伟达系统,甲骨文也在为OpenAI提供云端服务器支持……这一连串动作下来,英伟达、OpenAI、甲骨文、软银这些巨头,其实已经通过一个复杂的千亿美元级资本循环,构筑了一个相当牢固的算力产业闭环。
这种高强度的投入,一方面凸显了全球对算力资源的极端重视,另一方面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有机构分析就提到,在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推动国产算力替代的紧迫性正在不断提升。随着国内在算力基础设施上持续投入,无论是在模型侧还是在算力芯片方面,都有望取得持续突破,整个行业有望保持较高的景气度。从中期来看,国产算力增长的弹性,可能会比海外市场更值得期待。
政策层面的信号也越来越清晰。近期重要会议落幕,新的五年规划明确了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相关部委提出,未来十年要着力发展高技术产业。科技领域也明确了要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基础能力的供给,全面推动人工智能的应用和落地。有券商观点指出,在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下,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政策的核心焦点。在当前这个大变局时代,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非常关键。后续预计还会有更多相关政策围绕这个核心展开。
说回市场本身,最近科创芯片板块确实有不少值得关注的动向。除了政策暖风,行业基本面也出现一些积极变化。比如,部分国内芯片企业在先进制程工艺上持续取得进展,在半导体设备、材料等关键环节的自主化程度也在逐步提升。下游需求,如AI应用、智能驾驶、物联网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持续拉动对高端芯片的需求。有数据显示,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订单能见度依然较高,一些龙头公司的业绩确定性相对较强。这些因素共同对板块形成了支撑。
聊了这么多宏观和行业层面的东西,最后肯定要落到实际投资上。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直接挑选个股难度不小,既要懂技术,又要判断公司前景,波动还可能比较大。那么,通过指数基金一键布局整个芯片赛道,算是个比较省心省力的方式。比如,场外渠道可以关注的$南方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联接C$ (代码021608),就是个不错的工具。这只产品跟踪的是科创芯片指数,基本上把半导体材料、设备、设计这些核心领域的龙头公司都囊括了,能够帮助投资者一站式分享国内芯片产业发展的红利。作为ETF联接基金,它继承了ETF通常具有的成本相对较低、透明度高的特点,同时投资门槛也更低,几百元就能参与,比较适合普通投资者进行配置或者定投。从业绩表现来看,这只基金近期表现比较活跃,近一周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反弹,涨幅接近10%;拉长时间看,近三个月积累了超过50%的收益,近半年涨幅超过60%,近一年更是实现了数倍的增长。自成立以来,也为投资者带来了可观的累计回报。

在国产化和科技自立自强的大趋势下,芯片板块的中长期逻辑是比较清晰的。后续可以重点关注国内大模型发展的进程、相关企业财报的兑现情况以及产业政策的进一步细化落地,这些都可能成为板块未来的催化剂。对于看好国产芯片未来,又希望以简单便捷方式参与的投资者,不妨多关注一下这类指数化投资工具。#慢慢投基路 你悟出了哪些投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