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创业板指直接涨了1.75%,最亮眼的还是科技主线——光刻胶、存储芯片、算力硬件这些方向集体冲高,沪深京三市近3800只股票上涨,市场情绪彻底被点燃了。很多朋友问我,现在半导体板块涨了这么多,还能追吗?我的答案是:这轮行情不是简单的炒作,而是有实打实的产业逻辑支撑,现在正是布局产业链的好时机。
先说说存储芯片,这两天整个行业都在传一个消息:部分原厂已经暂停报价了,就算报价也是"一天一个价",DDR4 16Gb现货价这周直接飙到13美元,一周涨了30%!有从业十几年的老炮儿跟我说,从没见过这么猛的涨价周期——以前都是涨涨跌跌,这次从上半年开始涨,到四季度反而愈演愈烈。为什么会这样?核心原因就是AI需求彻底改变了供需格局。
现在各大厂商都在抢HBM(高带宽内存)产能,这玩意儿是AI服务器的"超级大脑",一片HBM消耗的晶圆是普通DRAM的三倍多。三星、SK海力士这些巨头把产能都转向HBM和DDR5了,传统的DDR4自然就缺货。TrendForce预测四季度DRAM整体价格还要涨13%-18%,威刚董事长更直接说"四季度才是真正缺货的开始"。这种结构性缺货不是短期现象,DDR4供应紧张至少要持续到2026年上半年,中间任何回调都是上车机会。
再看光刻胶这边,周末北大团队的突破彻底引爆了板块。他们用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第一次在液相环境下看清了光刻胶分子的三维结构,发现那些导致芯片缺陷的"罪魁祸首"——30纳米左右的团聚颗粒,其实是因为分子在气液界面缠结形成的。更牛的是他们给出了解决方案:调整烘烤温度+优化显影工艺,直接让12英寸晶圆的缺陷率降了99%!这可不是实验室成果,已经有产业化方案了,意味着国产光刻胶在7纳米及以下制程的良率问题终于有了突破。
可能有朋友觉得这些技术太复杂,咱就看最实在的:2023年国内光刻胶市场109亿,2024年114亿,今年预计123亿,每年都在稳步增长。以前高端光刻胶几乎被日本公司垄断,现在KrF光刻胶国产化加速,加上这次北大团队的技术突破,国产替代的进程肯定会大大加快。晶瑞电材今天直接涨超15%,南大光电也涨了6%,资金用脚投票说明了一切。
很多人担心现在位置太高,其实可以看看机构资金的动向。专门跟踪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ETF,近十个交易日净流入2.94亿,规模已经到26.3亿了。这些聪明钱不会随便追高,他们看中的是产业趋势。我判断四季度芯片板块至少还有两个催化点:一是三季报,寒武纪、中芯国际这些龙头业绩肯定不差;二是国内外大厂的AI芯片订单,现在HBM订单都排到明年了,产业链业绩会持续释放。
不过话说回来,直接买个股确实风险不小。就拿存储芯片来说,原厂报价一天一个样,普通投资者根本跟不上节奏。而且技术迭代太快,今年炒HBM,明年可能又有新方向,想精准踩点太难了。我的建议是:通过指数工具布局整个产业链,既分散风险又能抓住主线机会。
比如跟踪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的$南方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联接C$ (021608)就很合适。它覆盖了半导体材料、设备、设计全产业链,把中芯国际、寒武纪这些有技术壁垒的公司都囊括在内了。关键是业绩实打实:近一周反弹8.32%,三个月涨56.08%,半年58.49%,一年75.52%,成立以来更是涨了155.09%!这种贯穿牛熊的业绩,比自己瞎折腾靠谱多了。

最后给大家提个醒:科技投资看的是长期逻辑,不要被短期波动吓倒。现在芯片行业正处于"AI驱动需求爆发+国产替代加速"的双击阶段,就像2019年的新能源一样,是难得的产业级机会。与其纠结个股涨跌,不如借道南方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联接C(021608)这样的工具,安安稳稳分享行业增长红利。记住,在趋势面前,任何回调都是上车机会,关键是你能不能拿得住。#科技热点摊开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