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上,算力产业近期迎多个利好消息。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孙仲团队在《自然电子学》发表论文,基于阻变存储器的高精度模拟矩阵计算芯片实现技术突破,精度提升五个数量级;甲骨文与AMD宣布2026年部署5万枚GPU,OpenAI与博通计划2026年推出10吉瓦级定制AI加速器芯片,全球算力基建加速布局。
这些动向背后,是芯片产业技术迭代与政策驱动的双重逻辑。业内普遍认为,长期来看国内政策对半导体自主创新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存储涨价趋势延续,国内芯片产销增速加快,光模块出口均价降幅收窄且出口量保持正增长。技术升级与国产化加速的特征,让半导体产业链具备长期成长潜力。行业盛会的召开更有助于中国半导体产业在全球新格局中找准定位,提升全球竞争力与创新力。
当前芯片板块内部分化严重——设备厂商虽业绩确定性强,但估值普遍高位;设计公司弹性大却受制于代工产能;材料领域技术路线之争暗流涌动。普通投资者要在高精尖领域精准踩点,难度不亚于闭眼走钢丝。这时候被动投资的价值就凸显了。
以$南方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联接C$ (021608)为例,其跟踪的科创芯片指数像"智能筛子",自动捕捉板块真龙头。业绩表现亮眼:近1月涨9.35%,近三月涨54.91%,近6月涨50.58%,近1年涨81.20%,成立以来收益达144.48%。这种"躺赢"模式,在板块分化期反而更显优势——指数编制天然过滤掉非核心标的,避免个股风险。
从后续催化看,技术迭代与政策红利仍将持续。先进制程工艺如3nm及以下节点、Chiplet异构集成技术、车规级芯片需求爆发等将成为增长引擎。美联储降息周期带来流动性宽松,降低高成长性科技企业融资成本;中国"硬科技"战略深化,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补贴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芯片板块的分化本质是技术路线的竞争。赢家如NVIDIA、AMD通过AI技术迭代实现逆市增长,而传统厂商如英特尔则因技术滞后市场份额持续缩水。这种分化在A股同样明显:近期华虹公司、灿芯股份曾触及"20cm"涨停,而设备端如芯源微又出现超10%的回调。资金正在通过ETF进行板块内部的"高低切换"。
对于普通投资者,与其猜测个股涨跌,不如通过指数工具分享行业红利。南方这只ETF的优势在于,它既规避了个股黑天鹅风险,又通过指数编制自动捕捉板块内最具成长性的标的。在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下,这种被动投资方式或成为穿越周期的优选方案。
未来,随着国产替代进程加速与全球供应链重构,中国芯片企业有望在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实现更广泛的国际竞争力提升。而像南方上证科创板芯片ETF这样的工具,正是把握这一趋势的"顺风船"。在波动中保持定力,在分化中捕捉机遇,或许才是科技投资的长赢之道。#黄金逼近4200美元!美银:明年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