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上,OpenAI和AMD达成了一项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合作协议,这件事背后的意义可能比表面看起来更重要。根据公开信息,这次合作不仅仅是简单的买卖关系,AMD将在未来四年向OpenAI提供数十万块AI芯片,而OpenAI除了采购价值约6吉瓦的AMD芯片外,还将成为AMD的战略股东。这种深度绑定的合作模式,意味着双方在AI算力领域的布局正在加速。
这个合作之所以引人关注,是因为它可能改变现有AI芯片市场的竞争格局。长期以来,英伟达在高端AI芯片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而这次合作无疑给AMD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对OpenAI来说,这也是构建多元化算力底座的关键一步,避免对单一厂商的过度依赖。
更值得玩味的是,OpenAI的CEO萨姆奥特曼最近透露,未来几个月还会有更多类似合作。他表示,公司已经决定进行“非常积极的基础设施投资”,这暗示着AI算力军备竞赛正在进入新阶段。
说到AI投资,这个领域的增长空间确实令人瞩目。根据行业分析,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支出接近1万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约50%,达到1.48万亿美元。更值得注意的是,到2026年,这个数字有望突破2万亿美元。其中,AI服务器支出在2025年预计将达到2675亿美元,这个增长势头相当强劲。
从产业发展规律来看,目前北美云厂商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商业闭环,高速增长的业绩开始反哺资本开支的扩大,而算力供给仍然跟不上需求。有行业领袖预测,到2030年全球AI基础设施支出可能达到3-4万亿美元,这意味着还有数倍的增长空间。
对于国内投资者来说,这场全球性的AI竞赛也带来了重要机遇。国产半导体产业链正在持续攻关,随着技术突破和产能扩张,国产算力大规模放量已经近在眼前。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在核心技术上有积累的企业,很可能会迎来价值重估。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投资者会问: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参与这个确定性很高的趋势?毕竟AI芯片领域专业门槛较高,个股选择难度大,而且科创板也有一定的投资门槛。其实有个相对省心的选择,就是借助专业工具布局。比如$南方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联接C$ (021608),这个产品跟踪的是科创芯片指数,基本上把半导体产业链的重要环节都覆盖了——从材料、设备到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可以说是打包了一揽子的科创板芯片企业。而且,由于科创板20%的涨跌幅机制,这类产品在把握行业机遇时可能更具弹性。从业绩表现来看,这个产品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近一个月涨幅约33%,近三个月上涨71%,近半年涨幅接近75%,近一年收益超过85%,自成立以来累计回报已达168%。这样的表现,在同类产品中算是比较突出的。
当然,投资最重要的是理性看待。AI芯片确实是条好赛道,但波动也在所难免。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通过专业工具分散布局,可能是更稳妥的选择。毕竟,在这个技术快速迭代的行业里,单一企业的风险始终存在,而产业链的整体机遇可能更值得把握。随着全球AI竞赛的持续升温,芯片作为数字时代的“原油”,其战略价值只会越来越凸显。对于有耐心的投资者来说,现在的布局或许能在未来收获不错的回报。不过还是要提醒一句,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做决策总是不会错的。#指数操盘手集结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