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A股半导体产业链掀起“涨停潮”,多只主动权益基金和主题ETF净值大幅攀升,部分ETF单日换手率超50%,成交额逼近20亿元创上市新高。经历过三年下行周期后,国内半导体产业自2018年起步,历经2019-2021年上行与2022-2024年调整,如今正步入新一轮上行周期。这一轮行情,科创芯片指数成为市场焦点。
该指数的优势在于精准锁定产业链核心环节。数据显示,该指数成份股聚焦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等环节,占比超70%,科技含量与技术壁垒显著高于同类指数。以科创板20%的涨跌幅限制为例,在近期行情中,科创芯片ETF(588200)盘中成交额达9.73亿元,凸显高弹性特征——近1年涨幅185.41%,同类排名第一,远超主板指数表现。
为何能成为“抢反弹利器”?三方面逻辑支撑:其一,市场双重驱动。半导体产业的扶持持续加码,叠加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形成“托底+需求拉动”的双重动力。其二,科创板企业创新属性突出。这些企业持续投入研发,在AI、先进制程等领域形成技术护城河。其三,流动性优势显著。科创板交易活跃度高于主板,ETF产品可实现“低门槛高效布局”——最低10元即可申购,普通人也能分享行业红利。
从市场表现看,指数成份股近期表现亮眼。这些企业不仅代表行业前沿技术,更通过持续的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升级。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直接参与个股投资风险较高,借道指数基金更为稳妥。$南方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联接C$ (A类:021607,C类:021608)正是理想选择——其前十大重仓股包含龙头,紧密跟踪科创芯片指数,近1年收益率185.41%,同类排名夺魁。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基金手续费低、流动性好,适合作为底仓配置。
此外若叠加股市长牛背景,南方中证A500联接C(022435)这类紧密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产品,亦可作为优质底仓补充,其低费率与高流动性特征,能助力投资者稳抓市场红利。
展望后续,随着更多企业进入中试与样车验证阶段,产业链将迎来更多催化事件。例如,2025年底至2026年,更多中试线将落地,样车路试数据有望进一步验证技术可行性。中长期看,高端场景如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对高能量密度的需求将持续释放,为科创芯片指数提供长期增长动能。
既要关注技术突破的“硬指标”,也要重视产业落地的“软实力”。在科创芯片指数的高弹性与流动性优势下,借道优质基金布局,或许是普通投资者把握半导体长牛红利的更优选择。#9月游戏版号发放 景气度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