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热闹的当属存储芯片价格的持续走高。从市场数据看,DDR4 和 LPDDR4X 这些主流,现货价格较今年一季度的底部已经涨了 200% 以上,合约价格也翻了一倍,部分型号涨幅超过 30%。这轮涨价不是偶然,一方面是 AI 带来的需求爆发,另一方面原厂减产导致供给偏紧,供需紧平衡下,存储产业链的相关企业明显受益。
AI 领域的好消息也不断,业内两个龙头公司刚签了个大合同,未来五年要采购 3000 亿美元的计算资源,从 2027 年开始支撑他们的 "星际之门" 数据中心项目。这种级别的投入,背后反映的是整个行业对算力的迫切需求,也说明 AI 产业链的基本面确实在持续向好。
涨价只是一个缩影,更大的机会其实在 AI 驱动的算力需求上。行业里普遍认为,AI 发展的基石是 GPU,而国产算力的确定性越来越强。从 2023 年开始,国内半导体产业链集中力量攻关,在 GPU 制造上积累了不少经验。随着先进制程产能扩大和良率提升,国产 GPU 的放量速度正在加快。从市场规模看,国产 GPU 已经达到千亿元量级,成长性非常突出,正在成为半导体产业链成长的重要引擎。
近期板块的利好消息不少,某国内龙头公司已经明确计划在 2026 年一季度推出新一代昇腾,这些动态都说明国内企业在高端领域的技术突破正在加速。从实际进展看,这些进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产业链长期积累的结果。
我个人判断,未来国产替代的节奏会进一步加快。随着 AI 服务器对高性能存储的需求爆发,全球科技企业都在加速数据中心建设,带动了 DDR5、企业级 SSD 等产品的需求增长。有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服务器对 NAND Flash 的需求增长接近 100%,今年这种高增长态势还在延续。这种需求不是短期脉冲,而是伴随着 AI 大模型发展的长期趋势,从训练到推理,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高性能的支撑。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半导体板块内部已经出现明显分化。虽然GPU 等细分领域表现强势,但整个板块近六成个股近期是下跌的。这说明在科技行情中,选对细分赛道比盲目布局更重要。那些真正有技术壁垒、能受益于 AI 和国产替代双重逻辑的企业,才具备长期成长潜力。
从投资角度看,作为科创板核心科技资产代表的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表现出了很强的市场韧性。2019 年发布以来,除了 2022 年的系统性调整,每年都保持正收益,长期赚钱效应很明显。这个指数覆盖了半导体全产业链的龙头企业,有核心技术的公司都在其中,完全契合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的长期逻辑。对应的投资工具中,$南方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联接A$ (A 类:021607,C 类:021608)值得长期关注。这只基金紧密跟踪指数表现,近期表现相当亮眼。
展望后续,随着 AI 服务器需求持续释放、国产技术不断突破,加上涨价周期的延续,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景气度有望维持。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直接参与个股博弈难度较大,通过指数基金分享行业成长红利,或许是更稳妥的选择。毕竟在科技这条主线上,真正的成长才刚刚开始。#金价逼近3800美元!再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