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技圈的大事件不少,尤其是 9 月 18 日华为那场全联接大会,透露出的信息值得好好琢磨。会上华为拿出了 AI 算力的全景图,其中芯片迭代节奏相当清晰:未来几年要保持一年一代、算力翻倍的速度,2026 年一季度昇腾 950PR、四季度昇腾 950DT,2027 年四季度昇腾 960,2028 年四季度昇腾 970,这个推进速度放在全球市场都算激进。
超节点方面的进展也很实在,今年 3 月推出的 Atlas 900 超节点已经部署了 300 多套,服务 20 多个客户,说明产品已经过市场验证。更值得注意的是后续规划,Atlas 950 和 960 超节点将分别在 2026 和 2027 年四季度上市,配套的集群系统更是能支持 50 万卡到百万卡规模。按照这个节奏,到 2028 年整个算力供给能力可能会出现质的飞跃,这对行业格局的影响不容小觑。
从市场格局看,近期有消息显示某国际芯片巨头在华业务遇到一些阻力,今年以来相关产品销售一直不太顺畅。这背后其实反映出两个趋势:一方面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改善已经为国产产品放量打好了基础,另一方面外部供给受限的情况下,国产算力的替代空间正在快速打开。不过要客观看待,这并不意味着海外市场整体走弱,相关因素其实市场早就有所预期,前期调整中已经消化得差不多了。
回到国内市场,近期科创芯片板块的表现确实有不少亮点。从一季度财报数据看,科创板 68 家芯片设计公司里,超过七成实现了收入增长,其中寒武纪、思特威这些头部企业的营收增幅都超过了 100%。特别值得注意的是,AI 计算和高端智能终端成为主要增长引擎,比如思特威的 5000 万像素传感器在旗舰手机上大量出货,一季度净利润增长超过 12 倍,这种业绩爆发力很能说明行业景气度。
设备端的情况同样积极,北方华创等龙头企业的新签订单保持良好态势,不少公司季末合同负债环比增长超过 20%,有的甚至达到 76%。这说明下游晶圆厂在积极导入国产设备,订单增长实实在在,不是概念炒作。从算力基础设施指数的表现也能看出趋势,虽然近期有正常波动,但从 8 月到 9 月整体呈现震荡上行的态势,资金对这个方向的关注度明显在提升。
展望后续,有几个催化因素值得关注。技术层面,澜起科技的 PCIe 6.x 芯片已经送样,龙芯中科的新一代服务器芯片预计二季度发布,这些技术突破都可能成为板块的阶段性亮点。政策层面,算力网络建设的 “点链网面” 规划正在推进,智算资源供需匹配、软硬件生态建设这些举措都会持续释放利好。从行业周期看,存储价格已经出现企稳回升迹象,二季度开始相关企业的业绩有望进一步改善。
说到投资,科技股特别是半导体板块,历来波动大、弹性足,想要精准择时和选股确实不容易。对于多数投资者来说,借道指数产品布局可能更省心,还能分散个股风险。科创芯片指数聚焦的就是科创板里那些纯正的芯片公司,技术含量高、弹性也大,自从 2019 年发布以来,除了 2022 年市场整体调整之外,每年都是正收益,长期体验还算不错。相关产品比如$南方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联接C$ (A 类:021607 C 类:021608),这类产品紧密跟踪指数,打包了一篮子芯片半导体标的,不容易错过赛道整体机会。从业绩看确实亮眼,近 1 周上涨 3.39%,近 1 月上涨 25.82%,近三月上涨 50.05%,近 1 年上涨 147.44%,成立以来累计斩获 131.16% 收益,对于想布局科技赛道又担心个股风险的投资者来说,这样的标的值得多关注。#股神巴菲特清仓比亚迪,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