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注市场的朋友应该能明显感觉到,随着 AI 算力需求不断增加,科创板这边的相关行业确实越来越活跃。就拿数据来说,科创板芯片指数过去一周涨了 7.94%,这种增长势头不是凭空来的。9 月 10 日有场科创板半导体企业的集体业绩说明会,20 家公司都分享了上半年的业务进展和接下来的计划,从交流情况看,行业整体的景气度确实在往上走。
从咱们投资者的角度看,政策面的支持一直很关键。现在科技企业的融资环境比以前好不少,低息的资金活水不断注入。特别是科创债券规模扩大,加上 ETF 这类工具的兴起,让不少中小型科技企业能拿到便宜的资金,这样它们在研发上就更敢投入了。我一直说,硬科技领域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和资本的双重推动,现在国产替代这条路越走越宽,不管是芯片还是其他高端制造领域,技术突破的案例越来越多,这说明国内企业的竞争力确实在提升,投资价值也就越来越明显。
再看具体行业,电子芯片这块的表现尤其突出。大家都能感受到,AI 算力需求是实实在在的增长,加上国产替代的加速,行业里不少企业已经尝到了甜头。全球市场上,博通最新的季度财报里 AI 相关收入同比涨了 63%,这种增速很能说明问题。而且甲骨文签了大额的算力订单,这背后反映的是全球 AI 基础设施建设都在加速,高端芯片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
对应的,国内的国产替代进程也在加速推进。像阿里、百度这些大公司开始用自研芯片,这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订单增长。就拿芯原股份来说,从 7 月初到 9 月中旬,两个多月时间新签的订单就有 12.05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85% 还多,其中 AI 算力相关的订单占比达到 64%,这数据很能说明市场需求的变化。另外近期针对进口芯片的调查,也会进一步推动国内企业的替代进程,这对本土产业链是长期利好。
高端装备制造业这边同样有看点,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体制造业的竞争力。上周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涨了 3.53%,主要是因为特斯拉 Optimus V3 样机定型,量产的预期也提高了。据说新一代机器人的灵活性大幅提升,机械臂的执行器数量增加到 26 个,这对精密芯片的需求会增加。像智平方这样的企业已经签下近 5 亿元订单,开始进入半导体场景应用,这种技术落地的案例会越来越多。
对于咱们投资者来说,芯片行业机会虽然明确,但个股分化确实很大。技术路线选对了吗?客户绑定够不够深?政策支持能不能落到实处?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公司业绩。如果不是深耕这个产业,很容易看对了大方向却选错了标的。这种时候,通过指数基金布局可能更稳妥。$南方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联接C$ 接基金(A 类:021607,C 类:021608)就值得关注,它前十大重仓股里有寒武纪这些芯片龙头,紧密跟踪科创芯片指数,能精准捕捉半导体产业的红利。从业绩看,这只基金弹性也不错,近一周上涨 12.64%,近一个月 26.83%,三个月 51.93%,近一年更是达到 145.78%。
接下来几个季度,随着各大厂商新品发布和产能释放,加上人形机器人量产进程推进,整个产业链的业绩可能还会超预期。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与其在几百只个股里纠结,不如通过这种覆盖全产业链的指数基金分享行业增长红利,毕竟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工具来做,能省不少心力。#指数操盘手集结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