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芯片半导体板块的表现确实让人眼前一亮,连续向上的走势背后,资金轮动节奏特别明显。前阵子还是寒武纪领涨板块,没想到今天 A 股中芯国际突然发力,盘中一度涨超 10%,还创下了历史新高,H 股也同步上涨超过 5%。东芯股份、华虹公司这些小伙伴也都跟随着往上走,整个板块的盘面热度很高。
为什么今天芯片板块能再次走强?核心还是数据面给出的利好支撑。最新数据显示,2025 年二季度全球半导体设备出货金额达到 330.7 亿美元,同比增长 24%,环比也有 3% 的增长,这说明全球半导体需求确实在回暖。咱们国内市场更值得关注,虽然二季度半导体销售额 113 亿美元同比小幅下滑,但环比增长 11%,更关键的是咱们以 34% 的市场份额稳居全球第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这个基本盘很扎实。
另一个重要逻辑是国产替代的趋势越来越清晰。就在昨天,腾讯在生态大会上正式宣布全面适配国产芯片,他们的异构计算平台已经能和寒武纪、澜起科技这些国内厂商的芯片深度兼容,实测性能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 85%,能效比还反超 30%。这可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商业选择 —— 搭载国产芯片的 AI 服务器租赁价直接比进口方案低 20%,整体算力成本下降 40%,性价比优势很明显。
从外围情况看,英伟达为中国市场定制的 H20 芯片需求不如预期,二季度没有新增对华销售,反而是咱们自己的科技巨头开始主动调整采购策略。虽然英伟达即将推出的 B30A 芯片定价翻倍到 2.4 万美元,但国内企业的采购态度明显谨慎了很多,这背后其实是国产替代从 "备选" 变成 "优选" 的真实写照。
还有个值得注意的信号,大基金三期的首个项目已经落地,投向了半导体设备企业,加上存储芯片市场传来涨价消息,美光、闪迪这些头部厂商已经开始停报调价,行业复苏的链条正在逐步形成。全球晶圆代工格局也在变化,台积电虽然还是龙头,但中芯国际和三星的差距已经缩小到 2.2%,随着产能持续释放,赶超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对咱们普通投资者来说,面对这样的板块行情,直接追高个股风险确实不小,借道指数工具布局可能是更稳妥的选择。比如$南方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联接C$ (A 类:021607 / C 类:021608),它跟踪的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覆盖了全产业链的龙头公司,前十大权重股里既有中芯国际这样的制造龙头,也有寒武纪这种技术壁垒高的设计公司,合计占比超过 60%。从业绩看确实亮眼,近 1 周上涨 13.13%,近 1 月上涨 24.97%,近三月上涨 48.56%,近 6 月上涨 33.25%,近 1 年更是斩获 142.18% 的收益,把产业链的成长红利都吃到了。
这波行情的核心逻辑已经很清晰:芯片的需求重心正在从外部转向国内,国产芯片企业不仅能看到销量增长,更重要的是估值水平还远低于海外同行。现在市场开始重视这种基本面的变化,这才是板块持续走强的根本原因。
不过也要客观看待当前的盘面,虽然整体多头趋势没改变,但龙头股这波涨幅已经不小,盘面出现了一些乏力迹象。从盘口观察,资金合力效应和跟涨动作都不如前期明显,这种时候即便长期看好,也要防范短期冲高回落的风险。后续可以关注几个催化点:一是存储芯片涨价能否形成持续趋势,二是先进封装产能的释放进度,三是更多科技巨头跟进国产芯片适配的进展。从行业周期看,半导体设备的复苏才刚开始,国产替代的红利还在释放过程中,但节奏上可能会有波动。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通过指数工具分散个股风险,同时把握产业趋势,或许是当前更理性的选择。#机器人迎新催化:马斯克将开专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