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市场在高位经历宽幅震荡。9月4日,前期表现强势的算力板块调整拖累指数回撤,一级行业指数普遍下跌,仅银行指数上涨。但在短暂调整后,9月5日A股市场迎来及时修复,沪指重回3800点。
对此,有市场分析认为,复盘历史经验,A股历次涨幅超过30%的行情中,往往会出现6%至10%的回撤。4月初至今,A股已持续5个月上行,因此部分浮盈盘存在获利了结需求。有观点指出,近期市场的脉冲式调整对后续行情演绎有重要意义。原先存在的市场性价比降低、科技成长板块交易拥挤度上升等阶段性问题得到集中消化。并且在近期的调整中市场仍保持了一定热度,上周后半周A股上涨股票的数量逐步提升。这意味着脉冲式调整后,市场将是有机会的震荡市,能够推动指数再上台阶的新催化、新主线有望在强势状态中逐步酝酿。
从市场表现来看,AI产业链仍要继续锁定。其中机器人板块近期表现强势。减速器、人形机器人等机器人相关概念涨幅显著,多只个股涨停,今日上市的N三协涨幅超8倍。机器人板块的强势表现,背后是政策、技术和市场预期的三重利好共振。两部门印发的《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明确提出,到2030年形成适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北京设立千亿级政府投资基金,上海提出到2027年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这些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与标准支撑。
商业化进程加速,大单频频落地2025年被业界称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量产元年”,机器人产业正从“概念”走向“现实”。商业化订单加速落地:2025年6月,国内两家机器人代表公司中标国内某通信服务行业巨头亿元机器人订单。7月,另一家公司中标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中标金额最大的采购订单。8月,多家机器人公司签署万台人形机器人战略合作协议,创下单笔订单数量纪录。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从展览展示、科研教育到工业制造、医疗康养等多个领域,机器人的应用范围正在迅速扩大。
科创芯片领域近期也迎来政策东风。两部门印发的《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到2026年实现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首位。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加上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相关领域后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达到5%以上。这一政策为芯片产业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引和支持。
计算机板块同样不乏利好因素。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为计算机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从云计算到边缘计算,从大数据分析到机器学习,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正在推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加速。随着“人工智能+”行动的深入实施,计算机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从资金面看,尽管市场出现震荡,但流动性环境依然友好。有分析认为,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超过90%,这将缓解人民币汇率压力,为国内货币政策创造更大空间。居民存款"搬家"现象明显,7月存款减少1.11万亿元,公募基金、私募备案规模大增。两融余额创新高(突破1.6万亿元),北向资金7月净流入超60亿美元。这些因素都为科技成长板块提供了流动性支持。
AI产业链值得锁定,这时候借道基金布局是个不错的选择。比如$南方中证全指计算机ETF发起联接C$ (021653/021654),能一键布局计算机行业龙头,省去了选股的麻烦;想押注芯片国产化的,可以看看$南方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联接C$ (021607/021608),紧跟政策支持和资本开支增加的趋势;更看好机器人产业的,$南方中证机器人ETF发起联接C$ (020607/020608)已经帮大家选好了一篮子标的,兼顾了行业龙头和弹性品种。
从市场整体来看,9月份可能进入高位震荡周期。有技术分析认为,当前代表趋势的均线走势是5日均线死叉了10日均线,且K线的运行都在10日均线下方,10日均线也开始出现圆弧拐头趋势向下的迹象。这意味着市场的流畅扬升阶段可能告一段落,接下来更可能是板块轮动和结构性的机会,AI产业链率先布局,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9月你看好哪条投资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