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总结直播《一周早知道! 投资速递》生成
全文摘要:本次直播由上银基金主持,探讨了创新药行情和医疗健康投资。首先,嘉宾分析了市场概况,指出AI主线稳固,调整是正常现象。随后,回顾了我国创新药产业的发展历程,强调政策支持和研发效率提升推动产业进入兑现期,出海趋势明显。此外,国内药企在研发成本和效率上具有显著优势,中长期受益于老龄化和国产替代。最后,介绍了上银医疗健康混合基金和数字经济产品,建议投资者关注长期趋势和市场调整带来的机会。
1 仙仙介绍嘉宾并讨论创新药行情。
仙仙介绍了上银基金的权益研究员季晓天,他专注于医药行业。季晓天分享了创新药赛道的最新动态和未来趋势,并讨论了市场概况。上周市场情绪波动,上证指数重返3800点以上,科创板调整幅度较大,创业板受新能源板块影响。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和医药生物等行业表现较好。
2 市场调整中AI主线仍稳固。
仙仙分析了近期市场板块表现,锂电、储能等领涨,军工、计算机等跌幅靠前。他指出AI作为核心主线短期难以被取代,调整是正常现象,无需过度担忧。上银基金将分享医药和创新药板块的新机会,并邀请研究员小天老师进行专业解读。
3 我国创新药产业进入开花结果阶段。
仙仙回顾了我国创新药产业的发展历程,指出2015年722事件后药品审批体制与国际接轨,催生了研发需求和资本开支。他认为从2015年到2025年,创新药产业已进入兑现期,政策支持和研发效率提升推动了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国创新药出海趋势明显,2024年平均出海金额达5.5亿美元,较2019年显著增长,反映出国际认可度提升。
4 医药投资需关注创新药BD趋势。
仙仙指出医药投资需关注创新药企业的BD(业务发展)趋势,特别是跨国药企(MNC)为应对专利悬崖带来的收入下滑风险,正积极寻求性价比高的管线。数据显示2024-2028年专利到期损失将达2000亿美金,远超前期。MNC通过BD交易补充管线比自主研发更高效,近期头部MNC已明确加大BD投入以支撑未来增长。
5 国内创新药企研发优势显著。
仙仙指出国内创新药企在BD交易中市场份额提升的原因在于研发优势。从FIC创新到迭代产品,国内研发能力显著增强,临床数量从2015年的9个增至2024年的120个。工程师红利带来高研发效率,如PDY双抗在头对头配药中表现优异,引发海外MNC关注。国内药企在靶点确认到临床前候选药物的时间仅为行业平均的一半,临床推进时间比海外少25%-55%,成本优势明显。
6 国内药企研发成本优势明显。
仙仙指出国内药企研发成本仅为海外同行的29%-54%,性价比优势显著。他认为创新药估值主要采用DCF方法,国内药企的商业化价值释放将从2027年开始显现,部分企业将实现盈利转正。
7 回调提供创新药布局机会。
仙仙分析创新药板块虽然短期会有回调,但长期趋势向好。政策扶持、人口红利和研发创新支撑行业景气度,回调或带来上车机会。他指出创新药收入和对外授权持续增长,中长期受益于老龄化和国产替代等因素。
8 上银医疗健康混合基金聚焦医疗行业。
仙仙介绍了上银医疗健康混合基金,该基金主要投资医疗健康行业上市公司股票,包括A股和港股通标的。前十大重仓股占比46%,集中在化学制药和生物制品领域。基金经理杨建南具有医学背景,看好医药板块长期投资价值,认为人口老龄化和政策红利将推动行业增长。此外,技术革命如AI医疗和基因疗法也带来新机遇。
9 仙仙介绍数字经济产品。
仙仙重点介绍了上银基金的数字经济产品,该产品由惠君和赵志烨两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聚焦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惠君具有科技行业研究背景,擅长分析成长趋势。仙仙建议投资者保持理性,将市场调整视为机会,关注公司发布的基金经理观点文章。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生成。 针对AI生成的内容,不代表天天基金的立场、态度或观点,也不能作为专业性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您须自行对其中包含的数字、时间以及各类事实性描述等内容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