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景顺长城优质成长股票C$+
从早上买包烟刷脸支付的便利店,到晚上追剧时AI生成的剧情推荐,甚至医院里AI辅助医生看片的场景,都在提醒我们:这波技术革命的红利期,才刚刚开始。
先说说我为什么押注2025年的AI。今年以来,AI算力需求直接爆了——国产芯片厂商寒武纪、景嘉微的技术突破,直接把高端芯片的产能拉满,算力成本降了,大模型训练门槛自然就低了。像DeepSeek这种开源模型,直接把AI应用的成本打到了地板价,连街边小店都能用AI优化库存管理。更关键的是,政策层面也火力全开:国资基金扎堆投AI技术层,北京、浙江、江苏等地甚至把AI和本地优势产业捆绑,比如杭州的AI+电商、苏州的AI+制造,这种“国家队+产业资源”的组合拳,直接把技术落地速度拉满。
但选对赛道只是第一步,选对工具才是真本事。在AI基金里翻了半年车后,我最终锁定了景顺长城优质成长股票A。说实话,这只基金最让我心动的点,是它“能涨抗跌”的体质。去年科技股集体回调那会儿,它愣是靠着精准的行业配置和选股策略,把回撤控制得比83%的基金都好。更绝的是,它近一年收益高达15.83%,最近一周更是暴涨3.93%,直接把前面几个月的浮亏全抹平了。
为啥它能这么稳?扒了扒它的投资逻辑,发现基金经理张仲维是个“价值成长派”。他挑股票的逻辑特别简单粗暴:只看那些有硬核技术、能持续赚钱的公司。比如AI芯片、大模型开发、工业质检这些硬科技赛道,他直接all in。而且,这只基金的持仓里,既有寒武纪这种算力基建的扛把子,也有百度、阿里这种大模型生态的龙头,甚至还埋伏了医疗AI、智能驾驶这些垂直领域的隐形冠军。用基金经理的话说,这叫“把鸡蛋放在AI生态链的各个篮子里”。
当然,投资AI基金也不是闭眼买。我选景顺长城优质成长股票A,还有两个私心:一是它持股分散,前十大重仓股占比不到40%,避免了“押宝式”风险;二是它对科创板AI企业的布局特别早,像寒武纪这种还没盈利就敢重仓的狠角色,它早在2022年就埋伏进去了。要知道,科创板现在可是AI独角兽的孵化地,政策倾斜、资金扎堆,光是今年一季度,就有351家AI企业拿到融资,其中近七成都是首轮融资。
不过,我也得提醒一句:AI赛道虽然香,但波动起来也够呛。去年英伟达股价坐过山车时,国内AI基金也跟着抖了三抖。但景顺长城这只基金的回撤控制能力,确实让我这种风险厌恶型选手敢重仓。毕竟,投资AI不是赌明天涨停,而是赌未来十年技术革命的确定性。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2025年的AI,就像2010年的移动互联网,所有人都知道趋势来了,但只有少数人敢在泡沫破灭前上车。如果你也相信AI会重塑未来十年,那不妨和我一样,把筹码押在景顺长城优质成长股票A上——毕竟,与其在概念股里追涨杀跌,不如让专业的人,带我们吃透AI革命的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