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1 10:23:57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广东
工业自动化核心部件崛起,国产伺服系统迎来发展良机

在现代工业发展进程中,自动化已成为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工业自动化的核心在于各类控制设备与系统,其产业链上游涵盖IGBT、DSP、FPGA等关键半导体材料,中游则包括控制系统、驱动系统、执行系统等五大模块。其中,控制系统与执行系统作为自动化生产的“大脑”和“手脚”,在整个工业自动化体系中占据突出地位。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工业自动化市场正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20年市场规模已达约9312亿元,预计到2027年将增长至1.51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2%。这一增长背后,是各行各业对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方式的迫切需求。

伺服系统:工业自动化的“智能关节”

在工业自动化产业链中,伺服系统作为产线的核心电气部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伺服系统由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构成,通过位置、速度和转矩的精确动态调控,实现高精度自动化控制。这一系统融合了材料科学、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多领域技术,是精密制造和柔性制造的关键支撑。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伺服系统的应用场景日益广泛,特别是在对定位精度和运转速度要求较高的领域,如锂电制造、硅晶生产、3C产品制造等。行业预测显示,到2025年,我国通用伺服系统市场规模将达到219亿元。当前,伺服系统正朝着一体化、集成化方向发展,效能提升与国产化进程明显加速。

国产伺服企业的突破与机遇

在伺服系统领域,国内企业已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以步科股份为代表的企业凭借先发优势,在特定细分市场取得了突破。随着移动机器人和物流自动化行业的兴起,电池供电的伺服产品需求增长迅速,国内企业通过提前布局紧凑型精密伺服驱动技术,有效解决了电磁兼容性、散热效率及连接可靠性等技术难题,为AGV、智能分拣线等服务机器人提供了高性价比产品。

市场数据表明,国产伺服品牌正逐步打破外资企业的垄断格局。2021年,我国通用伺服市场中国产品牌(含大陆及港澳台)市占率为42%,日韩品牌占39%,欧美品牌占19%。有预测显示,到2027年,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将提升至65%,实现对外资品牌的反超。

汇正财经资深研究员瞿兵兵指出,国内伺服企业凭借约30%的成本优势和快速响应能力,正逐步改变由日系品牌(如安川、松下)和欧美品牌(如西门子、博世)主导的市场格局,国产替代进程明显加速。

人形机器人带来新增长点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具身智能列为未来产业重点,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国内外科技巨头纷纷加大投资,推动技术进步与行业成熟。据行业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33亿元,到2030年将快速增长至5708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超过70%。

在这一新兴领域,无框力矩电机成为关键部件之一。作为无框架式永磁电机,该产品仅包含转子和定子两大核心部件,具有结构紧凑、集成度高等特点,特别适合人形机器人的关节与手臂应用。每台协作机器人通常需要6-7个此类电机,其中空设计可有效减少空间占用,提升运行效率。

市场研究显示,2022年全球无框力矩电机市场规模为6.7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增长至11.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扩大,对核心零部件的需求将显著增长,具备核心零部件生产能力的企业有望获得发展先机。

未来展望

工业自动化核心部件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单个企业的竞争力,更影响着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随着国产伺服系统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认可度的提高,国内企业有望在日益扩大的工业自动化市场中占据更重要位置。

同时,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伺服系统及相关核心部件企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空间。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具备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敏锐度的企业有望在产业变革中脱颖而出,为我国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升贡献重要力量。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希望大家都能保持好心态,理性看待市场波动!

 #科技小登大揭秘#

 #机器人新催化?马斯克构建“世界模型”#

#北上资金疯狂流出近百亿 是否影响周三行情?#

$兴全合润混合A(OTCFUND|163406)$

$诺安成长混合A(OTCFUND|320007)$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