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技圈最热闹的话题,莫过于人形机器人了。特斯拉宣布Optimus将于2026年量产,小鹏汽车也紧跟着发布了自家的拟人机器人IRON,同样把量产时间定在2026年。两大巨头不约而同地锁定同一个时间点,仿佛在告诉我们: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真的要来了。
在这场备受瞩目的机器人竞赛背后,有一家不太被普通消费者熟知、却在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公司正在悄然布局——那就是世运电路。
从汽车电子到机器人“神经网络”的先行者
世运电路并不是一家新公司。如果你对新能源汽车有所了解,可能会知道它是特斯拉超过十年的PCB核心供应商,同时也深度参与了小鹏汽车的控制域到中央域合作。PCB,就是印刷电路板,被称为电子产品的“母板”和“神经网络”。小到手机电脑,大到汽车机器人,只要需要电信号传输和控制,就离不开它。
正是凭借在汽车电子领域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世运电路在机器人赛道的布局显得格外有先见之明。据报道,公司早在五年前就开始布局人形机器人专用的PCB赛道,甚至已经与北美头部客户联合研发,完成了3代产品迭代。这意味着,当2026年特斯拉和小鹏的机器人真正开始大规模生产时,世运电路很可能已经成为其背后稳定的核心供应商之一。
技术护城河:不只是“电路板”,而是系统级解决方案
那么,世运电路凭什么能赢得这些头部客户的信任?关键在于它不断投入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
传统的PCB主要起到连接元器件的作用。但世运电路重点布局的,是像芯片内嵌式PCB、高阶HDI板这样的高端产品。特别是芯片内嵌技术,它打破了传统PCB的局限,能将芯片、电感等直接嵌入板内。这样做的好处非常直观:连接路径更短(信号传输更快、损耗更小)、散热更好、整个系统更紧凑可靠。
这对于人形机器人来说至关重要。机器人可以看作一个高度复杂的电子系统,它的“大脑”(主控制器)需要处理海量信息并做出瞬时决策,它的“眼睛”(视觉感知)要精准识别环境,它的“关节”(驱动系统)要灵活运动。所有这些功能,都对承载它们的PCB提出了极高要求——需要高密度、多通道、低延迟、高可靠性。世运电路掌握的12层以上高密度板技术,以及覆盖从中央控制到关节驱动、无线充电等全场景的产品线,正好匹配了这些苛刻的需求。
业绩印证方向:高端化转型初见成效
战略布局最终要靠业绩来验证。世运电路2025年第三季度的财报非常亮眼:营收和净利润均创下历史新高,尤其是净利润增速远超营收增速。这背后反映的是产品结构的优化——公司主动淘汰低毛利的中低端产品,不断提升高算力、高单价的高端PCB占比。这说明它的高端化转型策略是成功的,并且在新兴领域获得了更高的盈利回报。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产能规划。投资15亿元的“芯创智载”新制造基地预计在2026年年中投产,这个时间点与特斯拉、小鹏的机器人量产计划形成了完美的衔接。再加上泰国项目的推进和定增项目的产能储备,世运电路似乎在向市场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我们已经为即将到来的需求爆发做好了准备。
一点观察与思考
观察世运电路的发展路径,给我一个很深的感触:一家公司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当下做什么,更在于它提前布局什么。
当大多数人还把目光聚焦在整机品牌上时,像世运电路这样的上游核心部件供应商,已经默默耕耘了多年。它从传统的汽车电子供应商,努力向“PCB-半导体-封装”一体化的方案解决商转型,并将赛道拓展至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储能等极具潜力的方向。
人形机器人能否在2026年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但这个过程中,产业链的先行者已经开始受益。世运电路的故事提醒我们,在每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浪潮中,除了关注站C位的明星企业,也不妨看看那些在幕后提供关键支撑的“隐形冠军”。它们可能不那么耀眼,但它们的扎实积累和前瞻布局,同样值得关注,甚至可能蕴含着更确定的投资逻辑。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大家得理性对待哦!欢迎一起分享看法、交流讨论!
#科技小登大揭秘#
#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销售收入增速达20%#
#“反内卷”会成为A股行情新主线吗?#$中航趋势领航混合发起C(OTCFUND|021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