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首日,A股喜迎开门红。
今天有两件大事发生,一是上证指数一不小心又创了10年新高,突破3900点大关。距离上一次见到3900点,已有3700余天;二是北交所个股有了新身份。
自2025年10月9日起,北交所所有存量股票正式启用“920”打头的新代码,全面进入独立代码号段时代。这一变革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北交所股票辨识度不足的问题,更标志着北交所作为中国第三大证券交易所的独立市场地位得到进一步夯实。
2025年涨幅居前的北交所个股
数据来源:Wind,时间截至:2025.10.09
从“借用”到“独立”:代码切换背后的制度跃迁
北交所自2021年成立以来,为保持市场平稳过渡,上市公司曾沿用原新三板挂牌时的证券代码(如400、430、830等)。这一做法虽具过渡性,却也导致市场对北交所的独立身份认知模糊,投资者辨识度不高,市场定位受限。
此次920代码的全面启用,正是北交所“深改19条”政策落地的关键一环。自2023年监管层提出“启用独立代码号段”以来,北交所分阶段推进:2024年4月起新上市企业已使用“920”代码,2025年5月首批6家存量企业试点切换,至10月9日实现全市场覆盖。
老司基觉得,这不仅是一次技术升级,更是北交所从“新三板延伸”向“独立交易所”身份的根本转变。统一代码体系强化了北交所作为中国第三家证券交易所的市场地位,提升了板块认同感与品牌辨识度,为其后续制度创新、产品拓展和国际化布局奠定基础。
重塑市场生态:吸引“专精特新”企业
920代码的启用,将北交所与新三板的历史标签正式切割,解决了多号段并存带来的混淆问题,极大提升了市场对北交所上市公司的识别效率。这一变化不仅便利投资者交易与检索,也有助于券商、基金、指数编制机构更高效地配置资源。
更重要的是,新代码体系强化了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市场定位。作为“专精特新”企业的集聚地,北交所通过独立代码号段,进一步凸显其支持硬科技、小巨人企业的制度优势,增强对优质中小企业的吸引力。
未来,随着920品牌效应的扩大,北交所有望成为更多高成长、高技术企业的首选上市地,形成与沪深交易所错位发展、互补共赢的格局。
代码焕新的本质,是北交所投资价值的显性化。当前市场已逐渐意识到,这个拥有 277 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8700亿元的板块,正成为挖掘“专精特新”成长机遇的核心阵地。
其价值核心首先体现在产业属性的稀缺性上。截至 2025年4月,北交所上市公司中专精特新“小巨人”占比高达58.11%,2024年新上市企业中这一比例更是攀升至69.57%。这些企业聚焦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细分领域,既享受政策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扶持红利,又具备“细分市场龙头”的竞争优势,形成了与沪深主板“大而稳”、创业板“三创四新”互补的独特生态。
其次是估值重塑的潜在空间。此前因代码混淆,北交所企业常被贴上“新三板转板”标签,估值长期与沪深同类企业存在差距。但随着独立身份确立,市场认知正在改观:2024 年、2025年北证新股上市首日涨跌幅均值分别达218%、268%,显示资金对板块价值的认可度持续提升。
市场人士指出,北交所聚焦“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属性明显;30%涨跌幅限制使得北交所标的更具弹性。
配置逻辑:坚持长期布局+分散配置
直接投资北交所个股需面对较高的研究门槛,借道基金是更稳妥的选择。
目前主要包括两类产品:一类是北交所主题的主动基金,这类产品通常有较高比例资产投向北交所上市企业,能精准捕捉板块红利,需重点查看基金季报中“专精特新” 企业的持仓占比;另一类是跟踪北证50的指数基金,目前只有场外产品,期待北证50ETF能早日问世。
近1年涨幅居前的北交所主题基金
数据来源:Wind,时间截至:2025.09.30
从近1年业绩来看,表现最好的基金为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016303),以170.14%的超高回报高居榜首。另外,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014283)、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A(014279)均取得了超130%的不俗业绩。指数产品中,中欧北证50指数A(021298)、博时北证50指数A(018128)近1年涨幅分别达到88.47%和86.06%,位居涨幅榜前列。
当然,北交所企业多处于成长期,业绩波动可能大于主板企业,因此需树立长期投资理念,避免因短期行情波动频繁操作。配置比例上,建议将北交所相关基金纳入成长型资产组合,占比控制在个人基金总持仓的10%-20%,与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指数基金形成搭配,平衡风险与收益。同时,可通过定投方式分批入场,降低择时难度,分享板块估值重塑与企业成长的双重收益。
#沪指盘中突破3900点!什么信号?#
#国际金价史上首次升破4000美元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