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全球股市走势分化,A股港股回调美股连涨,黄金震荡失守4000美元。
本次大A历史性突破4000点后有些“宠辱不惊”,A股指数普遍调整。港股恒生指数跌1.43%,医药股成为少数亮点。科技财报披露后纳指月线七连涨。
A股科技硬件板块回调核心因素:
1、技术性调整压力:前期涨幅巨大,自年初以来A股科创芯片指数累计涨幅接近70%,部分个股估值已回到历史高位区间。在市场风险偏好阶段性收缩的背景下,前期获利资金选择兑现收益,引发板块内部的轮动与调整。
2、地缘政治不确定性:进入新的博弈阶段,科技、贸易等议题上互相加码谈判筹码,市场风险偏好明显回落。
3、业绩兑现压力:科技板块业绩不及预期,光模块龙头股因三季报营收环比增速中断,引发科技股估值泡沫担忧,资金大幅抛售导致CPO、半导体等板块领跌。
大A科技后续走势判断:短期震荡整理。
本周亮点:北交所、光伏、创新药(按时间顺序)
实盘持有的$同泰大健康主题混合C$ 周五暴涨7.87%,还真有些意外!同时持有的$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C$ $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联接C$ 涨3.47%和2.54%,“毒药”萎靡不振了这么久,主动基金率先大力反弹,也是主动基金的优势,评论区骂基金经理调仓的可以暂歇了,他用涨幅证明了自己。(亏损是我自己不该高位加仓太密,并不认为基金的原因,毕竟基金风格不能漂移)
从技术指标看,港股创新药板块近期表现强势,其相关ETF的价格已形成多头排列(即股价站上5日、10日、20日、60日等多条均线),MACD指标在0轴上方形成金叉,显示出较强的上涨动能。估值方面,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市盈率约35.93倍,处于历史37%分位水平,相较于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约45倍),仍具吸引力。
对于基金投资者,参考如下:
1、着眼长期布局:创新药行业受益于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与国际化布局,是医药领域中长期逻辑较顺的赛道。可考虑将持仓周期设定在3-6个月或更长,以把握产业趋势。
2、采取分批策略:市场短期难免波动,可采取分批买入或定投的方式参与,例如在回调至关键支撑位时逐步加仓,以平滑成本。
3、借助专业工具:关注挂钩相关指数的ETF,或选择主动管理型医药主题基金,借助基金经理的专业能力筛选标的,分散个股研发风险。
最后叮嘱一句,上下文要连续看,既然是震荡,买入时点不对则短期依然会亏损,当然短期也可能大赚,但长期可能亏回来。震荡市不适合梭哈。
$同泰远见混合C$ $同泰开泰混合C$ $汇添富北证50成份指数C$ $汇添富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增强发起式C$ $汇添富中证电池主题ETF发起式联接D$



#科技热点摊开业啦# #美联储再次降息!12月降息与否难料# #能源金属概念狂飙!锂电大周期来了?# #晒实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