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一只基于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的增强型指数基金正在报批,突然想起,这只听起来很有“基准”感的指数,目前在市场上居然还没有对应的指数型产品。
港股通综合指数以符合港股通资格的上市公司证券为样本,用于体现港股通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这只指数实际上早在2017年1月就已发布,但直到现在才终于有基金公司决意拿它来做文章,看来这个指数确实是热度不高。
说起港股通,它是内地投资者通过内地证券账户买卖港股的一种机制,纳入的个股总体上具有市值规模良好、流动性相对良好的特点,对港股市场上的大型、中型企业覆盖度较高。
目前港股通范围内共有553只港股,既包括农业银行、宁德时代、比亚迪股份等AH股,也涵盖吉利汽车、阿里巴巴、小米集团、商汤、小鹏汽车等尚未在A股上市的企业。
借道港股通投资港股的权益类基金已经有很多,既有由基金经理自主决定港股持仓比例和个股的主动管理型产品,也有跟踪港股通相关指数的被动指数基金,还有少量增强型指数基金。
但从现有主动和被动型基金的情况看,港股投资整体更偏向大型企业,尤其是那些没有在A股上市的龙头公司。
可以说,在港股投资这件事上,内地资金的偏好还是比较明显的。
而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将这500多只相关港股全都纳为了成分股,这也难怪这么长时间了都没有指基跟踪它。
在港股通类的指数基金里,当前跟踪比较多的是什么样的指数呢?
有比如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中证港股通汽车产业主题指数、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中证港股通50指数等。
不难发现,其中多数都有主题倾向,尤其是一些在A股对应主题中更具成分股优势的主题,少部分是聚焦大市值的规模指数,而像港股通综合指数这么庞杂风格的指数,目前暂时没有对应的指数基金。
个人以为,港股对于内地小伙伴的主要价值还是在于差异化的选项,而太过大杂烩的产品,全面是全面了,但总归是差点意思。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14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