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恒生指数下跌0.85%,恒生科技指数更是跌幅显著,开盘后一度下挫超过2%。从板块表现来看,锂电池、有色等前期热门板块普遍回调,半导体、软件服务等科技细分领域也表现疲软。这样的开盘表现,让不少投资者开始担忧后市走向。
不过,市场的短期调整往往蕴含着新的机会。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就会发现当前港股的估值水平仍处于历史中枢附近,特别是科技板块,经过这一轮调整后,其估值优势更加凸显。有机构研报指出,当前港股基本面预期正在回暖,叠加资金面的持续改善,四季度港股仍有希望创出年内新高。
让我们来看看资金面的情况。随着美联储政策转向的预期升温,外资可能迎来超预期回流。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几年外资持续流出港股,市场对此预期一直偏低,但今年5月以来,港股的外资流向已经出现阶段性改善的迹象。与此同时,南向资金也在持续增持,截至9月底,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已突破万亿元大关。这两股力量如果形成合力,将成为推动港股上行的重要动力。
在产业结构方面,科技板块尤其值得关注。当前互联网行业的叙事逻辑正在从传统的商业模式转向"AI赋能",各大平台公司都在加大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另外,政策层面也在持续发力,近期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智慧交通、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指导意见,为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值得一提的是,港股市场聚集了一批A股市场相对稀缺的科技龙头公司,这些企业在AI应用、新消费、创新药等前沿领域具备独特优势。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想要把握港股科技板块的投资机会,其实不必费心研究个股。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借助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投资工具,这样就能一键打包腾讯、阿里巴巴、小米集团、中芯国际等科技龙头公司。以$南方恒生科技指数发起(QDII)C$ (代码:020989)为例,这款产品不仅紧密跟踪指数表现,还能根据市场变化主动调仓,相当于是把港股市场的优质科技公司都收纳进来了。特别是它重点配置了互联网核心资产,在当前AI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样的配置结构显得尤为合适。从业绩表现来看,该基金近一月涨幅达到10.57%,自成立以来累计收益为58.11%。作为一款QDII基金,它还有一个明显优势就是投资额度充足,不会出现想买时却因为额度限制而无法申购的情况。从当前的市场环境来看,这类基金值得投资者持续关注。
展望未来,随着四季度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加上资金面的持续改善,港股科技板块有望迎来新一轮行情。虽然短期市场难免波动,但对于着眼于中长期布局的投资者来说,每一次调整都可能是不错的入场时机。毕竟在科技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港股科技板块的成长空间依然值得期待。#10月基金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