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上,阿里最近动作频频,带出不少利好,也让整个AI板块的逻辑更扎实了。就在24号的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刚宣布和英伟达在物理人工智能领域达成合作,阿里云的PAI平台会集成对方的软件栈,能帮企业做数据预处理、生成仿真数据,还能搞模型训练和机器人的强化学习这些,等于把具身智能、辅助驾驶这些应用的开发周期缩短不少。更关键的是,阿里云计划到2032年把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提上去,比2022年要涨10倍,这背后其实就是算力投入要往指数级增长走,AI基建的力度很明显。
说到这就得提港股科技板块了,毕竟阿里是恒生科技指数的第一大权重股,权重都到9.17%了,它的动向对指数影响不小。而且不光是阿里,板块里其他龙头最近也有不少积极信号,比如小米刚发了17系列新机,还喊出要砸500亿、坚持10年搞自研芯片,机构也看好它在AI端侧的龙头位置。从指数表现看,虽然9月26号有小幅回调,但前几天还是稳中有涨,9月24号当天就涨了2.4%,今年以来的累计涨幅已经超过41.5%,趋势其实很清晰。
有观点认为,恒生科技接下来可能要从南向资金单独拉动,变成南向和外资一起推的“双驱动”格局,这波行情值得期待。其实从去年924之后,南向资金就一直在加仓港股,今年初的大涨和7月的补涨,基本都是南向资金在主导。但现在不一样了,美联储9月降息后,外资开始回头了,截至9月17号,单周净流入境外中资股就有18.6亿美元,创下去年11月以来的新高。9月25号那天,南向资金又净买了110多亿港元,其中阿里就占了46亿,腾讯也买了11亿,内外资的节奏正在对上。
我个人觉得,后续催化因素还不少。流动性方面,美联储既然开了降息头,后面大概率会进入降息周期,美元走弱后,外资肯定会更愿意来新兴市场找机会,港股作为国际资金进出的门户,肯定能分到一杯羹。估值上也有优势,现在恒生科技的PE才24倍出头,在过去五年里也就处于36%的分位,不算高,而且上半年成分股的净利润增速都到16.18%了,盈利跟得上估值修复的节奏。加上AI的落地速度在加快,不管是阿里云的算力布局,还是小米的端侧应用,都会慢慢反映到业绩上,这才是板块能走得远的核心逻辑。
不过话说回来,普通投资者想直接进场港股,确实有几道坎。汇率波动就不说了,今天赚的钱可能明天就被汇率吞了,而且港股的交易规则和A股不一样,个股选择也难,光是那几十家科技公司的财报和业务线,研究透就得花不少功夫。所以更省心的办法,还是借道指数产品去布局,直接把龙头公司打包拿在手里。比如$南方恒生科技指数发起(QDII)C$ (020989)这只产品就挺精准的,紧紧跟着恒生科技指数走,持仓会动态调整,等于把小米、阿里、腾讯、中芯国际这些龙头一股脑打包了。特别适合那些看好AI大趋势,但平时没精力去一个个挑个股的投资者。而且这只基金近一年已经有41%以上的收益,关键是QDII额度充足,想进场的时候不用等,直接就能买。接下来要是内外资继续共振,AI的故事能接着讲,这只基金应该能帮投资者踏踏实实地吃到板块红利。#指数操盘手集结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