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上,据外媒报道,目前已开始使用自主设计的芯片训练其AI模型,标志着中国AI底层能力正在崛起。此外,下一代基础模型架构Qwen3-Next,并“打样”开源Qwen3-Next系列模型,总参数80B仅激活3B,性能就可媲美千问3旗舰版235B模型,实现模型计算效率的重大突破。分析指出,芯片供给和模型迭代是云计算加速的核心基础,也是互联网板块AI叙事下估值重估的重要催化。随着拐点和AI新逻辑的出现,互联网板块估值修复信号已然发出。
站在当下节点,降息大幕已然拉开,AI主线持续催化,港股科技有望迎来内外资双重加码共振。全球流动性宽松背景下,中国资产有望成为全球资本新宠。近期多家外资机构表达对市场的乐观看法,认为港股分红率较高,人工智能、软件、创新药等板块具备较高成长性。在低利率、低增长环境下,港股正成为海外投资和南下资金的“宠儿”。
从资金流向看,南向资金正重回扫货互联网龙头。这种资金面的积极变化,与AI技术加速渗透背景下的价值重估机遇形成共振。长期来看,科技核心资产有望分享AI产业发展的红利,而港股相对A股的补涨契机或已到来。
对于后续市场,需关注几个关键催化点:一是降息节奏对全球资金流动的影响;二是AI应用场景落地进度对相关企业盈利的拉动;三是港股通渠道的持续扩容带来的增量资金。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港股科技龙头的估值修复行情有望延续。
不过,普通投资者直接投资港股市场可能面临汇率波动、市场规则差异及个股选择难度大等门槛。借道指数产品布局港股科技龙头,算是个省心高效的选择。比如$南方恒生科技指数发起(QDII)C$ (代码020989),产品设计挺精准,紧紧跟踪恒生科技指数,持仓结构动态调整,科技龙头“一键打包”。尤其适合那些看好AI产业大趋势,但没精力一个个挑个股的投资者。该QDII基金额度充足,可畅快入场。
当前阶段布局港股科技资产,核心逻辑在于“估值修复+成长共振”。一方面,经过前期调整,恒生科技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另一方面,AI技术加速渗透带来的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企业价值。这种“戴维斯双击”的机会,在港股市场尤为明显。当然,投资需理性,建议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合理配置,避免盲目追高。毕竟,市场永远不缺机会,但缺的是耐心和判断力。#锂电产业链爆发 宁德时代涨超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