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看基金三季报时,发现中欧基金的一位新生代基金经理张学明在管的中欧景气精选混合,期间出现了大规模的净申购,AC两类份额合计净申购达21.74亿份。
也不知道是个人投资者太厉害,还是机构投资者过于猛,生生把这只基金的规模从二季度末的3亿元级别直接抬到了三季度末的40亿元级别。
有点好奇,什么样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能在管理产品没多久而且阶段业绩也没攀到TOP级出彩的时候,就能迎来这么多信任票。
特别去了解了一下他的经历背景。
张学明,曾任成都银行中台风控研究岗、中泰资管对冲基金部副总经理,以及上海艾方资管反脆弱投资部总监与投资经理。
后来加入中欧基金任高级研究员,2024年4月23日开始管理中欧景气精选混合,并由此开启公募基金经理生涯。
目前除了这只产品,他还管理着中欧价值精选混合、中欧品质精选混合、中欧红利精选混合、中欧红利智选混合共5只产品,在管规模67.41亿元。
从他的履历来看,张学明应该是走量化路线的基金经理。
进一步看他在管的产品,确实,虽然不同产品之间的特点或多或少有一些差异,但量化策略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的。
以中欧景气精选混合来看,根据持仓结构结合净值表现,猜测其基础策略思路可能是中证500或类似特点指数的增强策略。
从2024年4月23日算起至今,中欧景气精选混合累计收益率64.17%、年化收益率37.05%、年化波动率18.55%、最大回撤13.53%、年化夏普1.76,表现明显优于中证500,相比不少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以及其他以中证500或类似特点指数增强策略为基础的产品,在收益与回撤表现上也都有优势。
同时,在相比同期中证500(ps.本人自认为这只基金的基础策略思路是对中证500做增强,但完全不保证它就是这么做的,特此说明哈)的超额收益部分,期间累计收益24.10%、年化收益率14.89%、年化波动率13.22%、最大回撤14.43%、年化夏普1.03。
从超额层面来说,由于并非纯粹像指数增强指基那样严格控制风格暴露,而是主动通过一定程度的风格暴露,去争取更丰厚的收益机会,因此它在超额收益层面比中证500指数增强指基要好不少,但回撤也明显更大。
与它类似的量化产品相比,由于各自收益风险定位有差异,中性约束尺度不尽一致,回撤水平本身就会有一定不同。
单从中欧景气精选混合的超额表现来说,超额收益能力不错、风险可控、风险调整后收益表现也不错。
当然了,张学明的公开业绩时间比较短,虽然有较好的期间业绩表现,看起来不错,但其水平还是需要更多时间去跟踪和观察。
在这只基金之外,发现机构投资者们对这类量化权益产品确实是感兴趣的,好一些这类产品都有不少机构投资者持有的身影。
比如今年二季度、三季度被大量非同系FOF重仓的杨梦管理的博道成长智航股票、博道久航混合,也是以增强策略为基础的量化产品。
这倒也不难理解。
这类产品多是基于某一指数展开增强策略,基金本身的持仓风格比较明确,机构投资者很喜欢这种明确性,因为明确性意味更强的可控性。
在此之外又有机会获取一部分超额收益,能得到比相应的被动指基更好的回报水平,也比增强策略指基更具收益潜力,对于机构来说,何乐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