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 正文
  •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03 20:06:44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黑龙江
普通打工人眼中的假日经济:港股这两大板块,未来或许不简单!

#【万元奖品】解读五一见闻,挖掘财经密码#

$广发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C$

$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

$广发中债7-10年国开债指数E$

今年五一假期,我没有选择出远门,而是留在本地走走看看。虽然没有安排什么大场面,但依然能切身体会到假日经济的热度。这几天的所见所闻,再加上我平时喜欢研究基金,对消费和科技领域的关注,也让我对“假日经济”有了更深的体会,特别是在当前的港股消费和港股科技板块中,能清晰感受到一些趋势正在酝酿或者已经开始爆发。(自选图在文末哦)

Part 1 聊聊自己对于“假日经济”的看法

假日经济的一个核心表现就是人流量的集中释放。先说餐饮和旅游,五一期间我在市中心的几家商圈转了一圈,无论是茶饮品牌排队排到店外,还是连锁餐厅“一位难求”,都让我意识到,线下消费的活力确实回来了。这种回暖,对恒生消费指数中的一些成分股,比如海底捞、九毛九、奈雪的茶背后的奈雪控股这些公司来说,就是最直接的利好。餐饮企业靠节假日赚钱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过去几年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压制,今年的释放力度显然更强,甚至有可能会超出市场预期。

除了餐饮,旅游相关的板块也明显受益。这次五一机票、酒店的价格大多都不便宜,说明需求是真实存在的。像携程集团这样的公司,在假日经济中天然具备流量入口优势。它既能连接消费者,也能整合供应链资源。这种平台型企业,假期一旦出行需求爆发,营收增长的逻辑也就变得非常清晰了。而且从长期来看,大家对“体验型消费”的偏好正在逐步增强,旅游、户外活动、周边游这些需求是具备一定粘性的,不再只是一次性的。

今年五一假期我特别注意到一个变化——大家用AI工具的频率明显上升了,甚至已经融入到了吃喝玩乐的方方面面。比如不少人用AI帮忙规划旅游路线、找餐厅、定制出行计划,省时间又省心。创作者在五一期间发的短视频、图文种草,背后也有不少是用AI辅助剪辑、配音,甚至是写脚本。这让像快手、哔哩哔哩这类平台上内容的产出效率大幅提升,也提升了用户黏性。

AI技术的发展对恒生科技指数中的许多企业来说是实打实的利好。比如阿里巴巴和美团,AI技术正在帮助它们更精准地进行用户画像和个性化推荐,尤其是在假期这种集中流量时段,把“看得见的人”变成“下单的用户”的转化率高了不少。而腾讯控股和网易也在用AI对游戏体验进行优化,比如智能NPC互动、剧情生成、个性推荐任务等,增强了用户沉浸感,对假期留存和付费都有积极影响。

再说到内容消费,节假日不少人虽然白天出门,晚上还是照样刷剧、打游戏。这对视频平台和游戏公司来说,是拉新和促活的黄金窗口期。腾讯视频、B站都上线了重点剧集,而这些平台也越来越依赖AI算法来决定内容分发和营销策略;像哔哩哔哩还在尝试用AIGC辅助生成动画片段,进一步提高内容的供给速度。以前靠人工打磨的东西,现在AI可以大幅节省成本,这在内容行业绝对是一个结构性转折。

当然不能忘了消费电子这一块。这几年小米除了继续稳固智能手机的地位,也在加速推进AIoT战略,推出一系列智能家居产品。五一假期期间,不少人趁打折入手扫地机器人、智能摄像头、空气净化器等设备,这些背后的AI能力正是产品竞争力的关键。AI不再只是技术层面的“高级词”,而是真正进了千家万户,推动消费电子朝着“高附加值”和“生态联动”的方向发展。

从我这个普通上班族兼投资者的角度来看,2025年五一假期的“假日经济”已经不只是热闹而已,它更像是一个经济活力的风向标。而这次的风向,明显对融合消费、科技与AI能力的公司更为有利。从恒生消费指数的传统餐饮旅游,到恒生科技指数中AI赋能的电商、内容、硬件公司,这两大板块已经越来越不是泾渭分明的“对立面”,而是在某些维度上实现了交叉和协同。

短期来看,节假日是消费的放大器,长期来看,它也帮助我们判断哪些企业真的具备抗周期的成长性。在我看来,那些能够通过AI增强运营效率、提升用户体验、推动产品升级的企业,可能会在这一轮假日经济中率先“爆发”,也值得在投资配置中多留一份关注。如果大家对于布局“假日经济”感兴趣的话,不妨留意下广发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C(020744)和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012805),毕竟五月刚刚开始,今年下半年还有很多的节假日呢!

Part 2 为什么偏爱广发旗下的双子星?

作为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工资收入稳定但不算高,想要通过投资提升资产配置效率,但也不想天天盯盘折腾自己。我更倾向于选一些能长期拿、抗波动、有潜力的基金进行布局。而近期,我认真研究了两只港股QDII基金——广发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C(020744)和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012805),发现它们非常适合像我这样的稳健型投资者进行中长期持有,原因如下:

(一)指数成分优质,投资逻辑清晰

这两只基金分别追踪恒生消费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都是主题明确的ETF联接基金,代表了港股市场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方向:消费和科技。

恒生消费指数主要覆盖食品饮料、家电、纺织服饰、轻工制造等“民生刚需”行业,是非常纯粹的消费股集合。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的、穿的、用的很多品牌其实都在这个指数成分股里。这类消费品行业通常在经济复苏阶段回暖明显,同时抗风险能力也较强。(下图为广发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C对应场内ETF十大权重股)

恒生科技指数则集中了港股中最核心的科技公司,如互联网、电子商务、金融科技等,很多人称它为“港版纳斯达克”。受益于DeepSeek等AI集体爆发,该指数过去一年这类科技股已经强势反弹。(下图为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对应场内ETF十大权重股)

(二)近期表现来看,消费反弹、科技走牛

我们可以看一下数据:

广发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C(020744)近三月涨幅4.46%,反映出港股消费板块已经开始明显企稳回升。在通胀温和、经济复苏预期增强的背景下,消费股未来空间依然可期。

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012805)近一年涨幅36.66%,科技行情明显强势,特别是在AI、数据中心、电商企业盈利改善的带动下,科技指数具有很强的增长动能。

这支基金我自己也持有很有了,持基体验非常好。

从这个角度看,这两只基金一个偏稳健、一个偏成长,组合起来非常互补,既有防御属性,也不缺爆发力,适合进行“攻守结合”的配置。

(三)基金经理经验丰富,值得信赖

我们都知道,指数基金虽然被动跟踪指数,但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也不能忽视,特别是QDII基金,涉及跨境申购、汇率波动、再平衡等操作。

广发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C(020744)由刘杰管理,这位经理从2014年开始就管理指数基金,几乎是广发指数团队的老将了,手上的基金涵盖A股、港股、甚至美股,是个经验特别全面的基金经理。

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012805)由霍华明管理,同样是广发ETF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对科技类指数理解很深,也管理多只科技、军工、医药等主题基金,能力在线。

有了这样成熟的基金经理背书,投资起来更安心。

(四)费率合理,门槛低,长期持有更省心

两只基金都是持有满7天0赎回费,而且管理费和托管费相对偏低,适合做“长线定投”或波段布局。不像有些基金赎回手续费又高、管理费也吓人,这两只基金性价比很高。

而且联接基金通过场外渠道购买很方便比如天天基金APP,一部手机搞定,不需要开港股账户,也不用担心汇率兑换问题,对于上班族来说是友好得不能再友好。

(五)港股估值洼地+QDII额度增加,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正是配置良机

当前港股整体估值仍处在历史较低水平,尤其是消费、科技类核心资产被低估明显。而近期内地QDII额度逐步放开,也显示出国内支持居民资产全球化配置的趋势。

而且市场流动性的注入,也促使港股估值修复的动力也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撑。截至2025年4月29日,今年南向资金的净流入已经突破5996亿港元,占港股成交额的近60%,这一数据创下了历史新高。

作为投资者,与其等市场大涨后追高,不如现在趁低位分批布局,把握市场复苏带来的中长期红利。

(六)资产配置的好搭子

在构建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时,广发恒生消费ETF联接(QDII)C和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可以跟稳健类资产,比方说一些债基,例如广发中债7-10年国开债指数E(011062)进行搭配。后者能够提供相对稳定的收益。

而广发恒生消费ETF联接(QDII)C和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则凭借其在权益资产领域的投资优势,带来更高的成长潜力。通过将两者结合,可以实现风险与回报的平衡,让你的资产配置更加灵活、稳健,并适应不同市场环境的变化。

Part 3 假期虽短,但投资来日方长

总之,今年五一假期虽然短,但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不少。我看好消费的韧性,也相信科技的潜力。对于像我这样追求稳健又希望资产有增长空间的普通人来说,广发恒生消费ETF联接(QDII)C和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不失为一个聪明的组合。

一边是稳健增长的消费蓝筹,一边是有爆发潜力的科技龙头,搭配使用攻防兼备,基金经理靠谱,费率也不贵,非常适合像我这样的普通投资者用来进行中长期布局。

当然,市场有涨有跌,投资需要谨慎。但如果你也在找港股方向的低位优质投资标的,不妨关注这两只基金,或许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方向。@广发基金 @天天精华君 @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