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观点
今日沪深三大指数上涨,沪指重新站上3900点,创业板指涨超3%,申万一级行业中,通信、电子板块涨幅领先。今日两市成交有所放量,但仍不足2万亿,昨日两融余额小幅增长6亿元。从三季度国内经济数据来看,整体呈现“生产强、需求弱”的格局,在增速回落、走势分化的情况下,结构性政策加力的预期有所增加。具体看,出口韧性带动工业生产好转,政策性金融工具显现效果使得基建投资跌幅收窄,生产端结构性改善;与之相对应的,需求端略显乏力,一方面与假期错月有关,另一方面以旧换新效果下降,消费信心仍然较弱,需求不足仍是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往后看,由于上半年的高增长,全年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压力不大,短期政策加力预期虽有增加,但仍将是针对关键症结的精准滴灌,而非全面的刺激政策。本周关注四中全会对于十五五以及需求端的表述,月底关注APEC会议上可能的中美元首会晤。
消息面
二十届四中全会10月20日上午在北京开始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作工作报告,并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简评:“十五五”规划的制定将为未来五年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顶层设计,对市场中长期预期和资源配置方向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引作用,有助于增强国内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信心。市场预期规划或将重点围绕提升供应链韧性、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等目标展开,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产业链安全等领域或将继续获得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或可关注相关板块的持续性发展机遇。
国家发展改革委9月29日明确,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截至10月17日,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分别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1893.5亿元、1001.11亿元,合计近3000亿元;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分别为2.8万亿元、1.26万亿元。
简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重点支持12个经济大省、民间投资以及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领域。作为“准财政”工具,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具有明显的杠杆效应,将对提振四季度总需求与稳定信贷增速发挥积极作用,也有望为明年实现经济“开门红”保驾护航。
市场复盘
10月21日,A股三大指数上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916.33点,上涨1.36%;深证成指报13077.32点,上涨2.06%;创业板指报3083.72点,上涨3.02%;科创100报1393.65点,上涨2.15%。申万一级行业中,仅煤炭下跌,跌幅为1.02%;通信、电子、建筑装饰涨幅靠前,分别上涨4.90%、3.50%、2.36%。4426只个股上涨,722只个股下跌。
资金追踪
市场成交额为18928.8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两融余额昨日收报24299.9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
数据来源:同花顺,截至2025年10月21日。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
$博时中证全指通信设备指数发起式C(OTCFUND|020692)$$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3521)$$博时中证机器人指数发起式C(OTCFUND|018095)$
#CPO、PCB大反攻!行情空间有多大?##深地经济成新风口!产业链如何投资 ?##黄金暴力反弹 一举突破新高##宁德时代Q3净利润185.5亿元!如何解读?##指数操盘手集结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