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芯片选科创##汇财友道#2025年上半年,中国半导体行业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营业收入达3186.09亿元,同比增长15.54%,归母净利润241.59亿元,同比增长32.41%。特别是第二季度,行业环比增长显著,营收环比增长14.43%,净利润环比增长58.82%,显示出行业处于上行周期。半导体行业具有典型的周期性特征,受经济周期和硅周期双重影响。研究显示,2011-2022年全球半导体收入增速标准差提升了3倍,费城半导体指数波动日益加剧。半导体股价指数周期通常先于行业周期2-6个月,具有宏观经济晴雨表功能。
政策环境与产业链布局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为半导体产业提供强大支持。大基金三期总规模达710亿元,聚焦设备和三维集成技术,地方基金如上海国投先导(450亿元)、无锡母基金等形成”政策+资本”双轮驱动 。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已具备完整体系,从设计、制造到封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龙头企业在成熟制程领域取得突破,但在14nm以下先进制程仍落后国际水平。
汇添富上证科创板芯片ETF联接C基金分析
基金基本情况与业绩表现
汇添富上证科创板芯片ETF联接C(020629)成立于2024年3月12日,该基金跟踪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采用”母基金+子基金”运作模式,主要投资于科创板芯片生态(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 。基金近一年表现亮眼,净值增长率达151.99%,远超同类平均58.78% ,排名16/2661,在复制指数型基金中位居前列。但需注意,基金成立时间较短,历史业绩可能无法完全反映长期风险收益特征。
指数成分股与权重分布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从科创板上市公司中选取业务涉及半导体材料和设备、芯片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的证券作为样本,反映科创板代表性芯片产业公司的整体表现 。截至2025年8月,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2.02%,主要集中在AI芯片、存储芯片和半导体设备领域,包括寒武纪(15.15%)、海光信息(10.21%)、中芯国际(9.2%)、澜起科技(7.4%)、中微公司(6.16%)等核心企业 。指数覆盖全产业链,信息技术行业占比100%,聚焦国产替代和AI创新两大主线。但需注意,指数成分股每季度调整一次,样本调整实施时间为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投资者需关注成分股变化对基金表现的影响。
基金风险特征与流动性分析
该基金风险特征明显,近一年标准差达42.89%,夏普比率1.68,年化跟踪误差6.56%(高于同类平均2.7%),反映基金波动较大且与指数偏离度较高 。最大回撤推测可能接近或超过35%,远高于普通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流动性方面,作为场外联接基金,其采用T+1确认机制,赎回到账需1-4个工作日,流动性低于场内ETF 。基金规模虽增长至12.09亿元 ,但前十大重仓股占净值比例极低(如寒武纪仅0.02%) ,与指数权重差异显著,可能因规模较小导致无法完全复制指数,或存在流动性限制。此外,基金C类份额无申购费,但年销售服务费0.25%-0.8%,长期持有成本较高 。
费用结构与管理团队
基金费用结构包括管理费率0.50%、托管费率0.10%、销售服务费(C类)0.25%-0.8% 。基金经理为孙浩,自2024年2月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12.19% 。基金采用被动跟踪策略,但实际持仓与指数权重差异较大 ,可能因基金规模限制导致被动偏离,或存在主动调整策略。需关注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和基金规模扩大后的跟踪误差变化。
投资机会与展望
设备国产替代主线
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是长期投资主线。2022年我国半导体前道设备营收合计238.6亿元,同比增长65%,前道国产市占率由9.5%提升至16.4% 。随着大基金三期和地方基金的持续投入,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有望进一步提升。重点关注大基金三期投资方向,如拓荆科技等三维集成设备企业 。同时,关注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龙头企业在设备国产化方面的进展。设备国产替代不仅带来业绩增长,还具有战略价值,是半导体产业链安全的重要保障。
存储芯片突破机遇
存储芯片领域迎来重大突破机遇。长江存储首条全国产化产线将于2025年下半年导入试产 ,规划产能30万万片/月,有望在2026年实现300层3D NAND闪存量产,技术对标国际巨头 。存储芯片需求受AI推理快速兴起推动,大容量存储产品正出现结构性变化,产品需求大幅增长 。美光已通知客户,DDR4、DDR5、LPDDR4、LPDDR5等存储产品全部停止报价,预计价格将调涨20%-30% 。存储芯片国产替代进程加速,为相关企业带来业绩增长和估值提升的双重机会。
AI芯片创新红利
AI芯片创新红利持续释放。国产AI芯片厂商进入替代加速期,有望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阿里推出的新AI芯片在测试阶段的算力已接近英伟达的A10,同时支持FP8精度,适用于多模态大模型的推理 。华为预测,2035年全社会算力总量将增长10万倍,AI存储容量需求将比2025年增长500倍,占比超过70% 。AI芯片需求旺盛,内资晶圆厂先进制程扩产持续推进 ,设备、材料、AI算力等领域国产替代进程有望继续深化。重点关注国产AI芯片产业链,包括设计、制造、封测等环节的企业。
半导体芯片行业正处于国产替代和AI创新双轮驱动的上行周期。2025年上半年行业营收同比增长15.54%,净利润同比增长32.41% ,第二季度环比增长显著。国产替代进程加速,设备国产化率提升至16.4%,存储芯片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大基金三期和地方基金形成”政策+资本”双轮驱动 。行业面临周期波动、技术封锁等挑战,投资者需关注供需关系、政策变化和技术突破进展。
展望未来,半导体芯片行业将迎来以下发展趋势:一是国产替代进程加速,设备、材料等关键环节国产化率有望持续提升;二是AI芯片需求爆发,国产AI芯片产业链将受益于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三是存储芯片技术突破,长江存储等企业有望缩小与国际巨头的技术差距;四是全球供应链重构,中国半导体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将逐步提升。半导体行业长期成长性明确,但短期波动较大,投资者需保持耐心,把握行业周期和政策红利。
半导体芯片行业作为国家科技自主可控的核心领域,未来发展前景广阔。随着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和AI应用场景拓展,半导体行业有望迎来长期增长。投资者应保持耐心,把握行业周期和政策红利,实现长期稳健收益。@汇添富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