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港股市场呈现震荡格局,恒生科技指数虽短期波动,但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当前恒生科技指数PE仅22.4倍,显著低于纳斯达克38倍水平,估值处于近十年10%分位以内。尽管美联储加息周期尚未完全结束,但美债收益率已至高位,海外流动性压力缓解,叠加国内经济复苏与政策支持,港股科技板块有望迎来盈利与估值的双重修复。当前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仍处于近三年低位,叠加政策环境改善、企业盈利拐点临近,长期布局窗口悄然开启。
为何聚焦恒生科技?作为港股市场的“创新风向标”,恒生科技指数汇聚了30家科技与新消费领域的领军企业,既有阿里巴巴、腾讯、小米等互联网巨头坐镇,又囊括快手、哔哩哔哩、理想汽车等新消费赛道“弄潮儿”,覆盖电商、游戏、新能源汽车、智能硬件等高成长赛道。在数字经济浪潮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这些企业不仅代表我国科技创新的硬实力,更深度参与内需市场的结构性机会,未来有望在AI技术突破、消费场景迭代中持续受益,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
若想高效捕捉港股科技红利,$汇添富恒生科技ETF联接发起式(QDII)C$ (013128)无疑是低成本布局的利器。作为一只紧密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基金,其通过投资汇添富恒生科技ETF(513260),实现一揽子配置指数成分股,分散个股波动风险,同时借助QDII额度优势,为投资者提供便捷的跨境投资通道。从持仓结构看,前十大重仓股涵盖腾讯、阿里、美团、小米等龙头,权重占比超60%,既聚焦核心资产,又兼顾细分领域成长新势力,充分分享科技与消费融合发展的时代红利。
业绩表现印证了产品的竞争力。截至最新数据,该基金近三个月收益率达18.71%,近一年涨幅高达53.00%,显著跑赢同类平均。更值得关注的是,其综合费率仅0.4%,较市场同类产品0.55%-1%的费率水平优势突出。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费率每降低0.1%,都意味着实实在在的收益增厚,尤其在复利效应下,低成本优势将随时间推移进一步放大。
当下港股科技板块的波动,恰为理性投资者提供了“低位吸筹”的契机。与其纠结短期涨跌,不如将$汇添富恒生科技ETF联接发起式(QDII)C$ (013128)加入自选,通过定投或逢低分批买入的方式平滑成本,静待估值与业绩的“双击”。#SU7事故致3死!雷军:绝不回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