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上,当地时间9月17日,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4.00%-4.25%,为年内首次降息,也是时隔9个月后重启降息。这次降息其实市场已经期待了很久,之前的预期概率也高达96%,算是板上钉钉的事。有分析认为,在货币宽松的预期下,港股尤其是科技、金融和消费这些行业的龙头公司,更容易受到市场青睐,毕竟政策利好和资金推动双重因素叠加,表现可能会更加活跃。另外也有观点指出,美联储降息后,短期来看港股里的科技、可选消费、医药这些成长板块可能会更受益,而中长期如果国内政策也能配合,形成中美同步宽松的环境,大概率还会吸引更多外资流入港股。现在港股核心资产的配置价值确实比较明显,毕竟前期调整比较多,估值相对便宜。
资金面上,9月17日南向资金净买入了94.4亿港元,这个数字不小,说明内资对港股的热情还在持续。其中像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这些半导体公司,分别获得了4.07亿和2.37亿港元的净买入,说明自主可控这个逻辑依然被资金认可。最近半导体行业确实有不少催化因素,比如台积电上调了年度业绩指引,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在法说会上也对未来订单和行业景气度给出了乐观展望,所以半导体自主可控又一次成了市场焦点。港股科技股这条线,值得深度跟踪。
说到港股科技股的表现,最近确实挺强势的。恒生科技指数在9月17日大涨了4.22%,盘中最高触及6351点,创下了2021年12月以来的新高。包括互联网平台、芯片、新能源汽车、AI应用等多个细分方向都有不错的表现。一些龙头公司比如百度、腾讯、阿里都有显著上涨,其中百度一度涨了近20%。这种强势背后,除了美联储降息的预期,还有AI叙事重新升温的因素。比如阿里云的资本开支超预期,自研AI芯片的进展,以及外资回补仓位等,都在推动行情发展。南向资金今年以来累计净买入已经超过1万亿港元,全年有望创下历史新高,这对港股流动性改善很有帮助。
往后看,港股科技板块可能还有不少催化因素。一方面,AI带来的需求还在持续释放,比如互联网巨头在算力上的投入,以及自研芯片的进展;另一方面,政策层面也在不断支持科技创新,特别是在人工智能、5G、云计算这些前沿领域。还有一点就是,港股科技的估值相比美股纳斯达克还是低不少,恒生科技指数的市盈率大概在23倍左右,而纳斯达克指数是42倍,这个差距意味着一定的修复空间。随着全球流动性转向宽松,外资可能会继续回流港股,尤其是那些估值低、成长性好的科技公司。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面对这样的行情,如何更聪明地参与港股科技的投资机遇?关注指数本身的同时,选择一只“聪明”的指数增强型基金或许是更优解。比如$南方恒生科技指数发起(QDII)C$ (020989)这只产品,就体现了“指数为基,主动赋能”的思路。它的核心持仓牢牢锚定在腾讯、阿里、小米、美团等这些我们反复提及的科技核心资产上,近一年取得了超过72%的显著回报,确实值得投资者纳入观察并考虑分批锁定配置。并且该基金额度充足,不用担心买不到的问题,可以畅快入场。
总之,美联储降息只是开始,后续还有更多政策和经济面的配合,港股科技板块的行情或许还没走完。对于投资者来说,选择一款能够紧密跟踪指数、又能适度主动管理的产品,可能是应对当前市场的一种有效策略。#金价狂飙破3700!机构:5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