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上,某公司宣布开源UnifoLM-WMA-0,这个开源架构专门为通用机器人学习设计,其核心在于一个能理解机器人与环境交互物理规律的世界模型。 它具备双重核心能力:一方面作为交互式仿真引擎,可通过物理规律建模生成合成训练数据;另一方面通过“策略增强”模块与动作控制模块对接,实现未来交互过程预测,优化决策逻辑。 这种开放共享的做法,有利于降低整个行业的技术门槛,加速创新迭代。
另一方面,Optimus V3也即将发布。 根据披露的信息,Optimus V3的手部设计将突破传统机械结构,采用前臂集成驱动方案,以缩小体积并提升灵活性。每条手臂需26个执行器,年产量100万台时,执行器效率将直接影响边际成本(目标2万美元/台)。 预计Optimus V3即将于4季度发布,后续零部件供应商定点也将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逐步落地。
随着2026年起人形机器人将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在百万级销量目标指引下,能够获得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订单的零部件公司未来将具备较大的增长弹性。海外消息层面,近期机器人动态频繁:机器人产业落地进入临门一脚阶段;最新展示的金色版Optimus演示中,惊艳拟人的灵巧手成为最大亮点,暗示灵巧手正向着高度仿生、精细化方向升级。
从全球视角看,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进程正在加速。有机构指出,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下,国内外人形机器人产品问世并不断迭代,有望开辟比汽车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将迎来“从0至1”的重要投资机遇。 国内方面,我国已具备人形机器人从关键芯片到部组件,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制造能力。
在海内外共振下,今年四季度机器人板块有望开启面向2026年全年的大贝塔行情。Gen3机型定型后,大规模制造的测试,预期出货量预计3-5万台;并可能同步开发面向未来大规模量产的Gen4机型。同时第四季度头部机器人明星企业加速资本化,主机厂或发布人形机器人新品;国内高规格产业组合拳可期。2026年国产机器人出货量有望迎来10倍增长。
当前,业内人士普遍看好人形机器人规模化进程。王兴兴曾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表示,未来几年,全行业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可以保证每年翻一番。据专业机构预计,在技术得到革命性突破的理想情况下,人形机器人2025年至2035年销量复合年均增长率可达94%,2035年市场规模将达1540亿美元。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南方中证机器人ETF发起联接C$ (A类:020607 C类:020608)成为了投资者把握机器人产业机遇的理想选择。该基金紧密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持仓聚焦热门机器人个股。从收益来看,多阶段业绩优异且有贯穿性,值得锁定!
对于后续市场,我个人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可能正迎来其“ChatGPT时刻”,整个产业链将从概念阶段逐步走向规模化落地。投资者可以关注执行器、灵巧手相关、丝杆及关节轴承、减速器、传感器等核心环节,以及那些已经进入供应链体系的国内优质企业。#金价狂飙破3700!机构:5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