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14 09:53:00 天天基金iPhone版 发布于 福建
估值洼地:创新药企的崛起之路

#创新药迎机遇#+打卡第24天+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医药行业的投资者,最近市场的波动让我重新审视了创新药板块的底层逻辑。虽然四五月间海外关税政策调整引发了不少讨论,但深入研究后我发现,创新药可能是这轮震荡中难得的“避风港”。和传统医药出口不同,国内创新药企的出海大多采用知识产权授权(license-out)模式,比如科伦博泰与默沙东高达118亿美元的PD-1抗体交易,这种“轻资产”模式既不涉及实物关税,又能通过销售分成持续获利,完美绕开了贸易壁垒的冲击。看着药明生物、百济神州们接连斩获海外大单,我更加确信这个赛道的抗风险能力。


真正让我兴奋的,是行业正在发生的质变。过去总有人说中国药企只会“跟风式创新”,但现在依沃西单抗等全球首创新药(first-in-class)的突破,标志着我们开始参与国际医药规则的制定。更让我意外的是AI技术的渗透速度——去年还停留在概念阶段的AI药物发现平台,今年已有企业将临床前研发周期缩短了40%,研发成本直降三成。这种效率革命正在重塑行业格局,那些手握AI制药专利的企业,估值中枢上移可能才刚刚开始。


政策面的暖风也吹得恰到好处。北京、深圳接连出台的创新药专项扶持政策里,不仅有为新药审批开设的“绿色通道”,更有真金白银的产业基金支持。医保谈判规则的优化更是解开了困扰行业多年的心结,创新药从上市到进医保的时间压缩至8个月,药企的现金流周转效率大幅提升。这些变化在财务报表上已经显现:一季度头部Biotech企业的营收增速普遍超过50%,康方生物的双抗药物甚至在上市首季就冲破了10亿销售额。


估值层面的安全边际是我敢逆势布局的关键。当前医药板块PE分位数仅27%,比2018年集采风暴时还要低15个百分点。特别是港股创新药板块,经过四年估值消化,龙头企业的P/S已回落至3-5倍区间,这在美国同类企业动辄20倍估值的对比下显得尤为诱人。看着外资机构近期通过港股通持续加仓药明康德、信达生物,我更加确信这个“估值洼地”正在被聪明资金重新定价。


站在当下这个节点,我的投资策略愈发清晰:既要抓住创新药主线的高弹性,也要把握国产替代的确定性机会。工银瑞信健康产业混合基金的重仓股名单给了我很大启发——前十大持仓清一色是A+H两地的创新药龙头,既有恒瑞医药这样转型成功的Big Pharma,也有百利天恒这种专注双抗赛道的黑马。这种“核心+卫星”的配置思路,既能分享行业红利,又能捕捉个股机会,特别适合当前青黄不接的市场阶段。


风物长宜放眼量。当市场还在为关税波动焦虑时,真正的投资者应该看到更远的图景:中国创新药企正从“成本优势”向“技术优势”跃迁,全球医药产业链的重新分工已成定局。在这个破旧立新的转折点上,那些兼具研发厚度和商业锐度的企业,终将在估值重塑中绽放光彩。此刻的每一次回调,或许都是时代馈赠的礼物。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