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 正文
  •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06 10:01:37 天天基金iPhone版 发布于 福建
创新药真的能扛住压力吗?我找到了答案

#创新药迎机遇#+打卡第16天+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医药赛道的投资者,我最近在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当全球贸易摩擦的阴云笼罩市场时,创新药这个被视作「成长股中的成长股」的板块,真的能扛住压力吗?直到我翻遍各大机构研报和基金经理访谈,发现事情远比表面更值得玩味。


最初看到美国挥舞关税大棒的消息时,我也心头一紧。但平安基金的周思聪经理用四大逻辑彻底打消了我的疑虑——原来创新药出海根本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物贸易,而是知识产权输出。药企通过专利授权(License-out)收取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分成,这种模式天然规避了关税冲击。更让我惊讶的是,中泰国际的实地调研显示,像百济神州这类龙头企业的海外收入,其实都是合作方在当地生产销售后的分成,压根不存在被课税的基础。这种商业模式的优势在凯莱英一季度净利润同比15.83%的增长中得到了验证,即便关税传言最盛时,他们的授权费收取依然顺畅。


看清这个底层逻辑后,我开始重新审视整个行业的价值链条。当前行业正经历着支付端改革与国际化拓展的双重变革,这让我想起景顺长城基金那份报告里的判断: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正在重构产业生态。最近深圳出台的创新药进院绿色通道政策,让原本需要18个月的进院周期压缩到3个月,这种效率提升直接打通了研发到商业化的「任督二脉」。而医保局对创新药「应配尽配」的要求,更是给足了药企市场放量的底气。


在全球化布局方面,国内药企展现出的韧性远超预期。工银瑞信的前沿医疗基金季报里提到的「license-out热潮」正在形成规模效应,信达生物与礼来合作开发的泽布替尼在美欧市场销售额连续翻番,这种「借船出海」的模式不仅规避了地缘风险,还让中国企业吃到了全球药品定价的红利。更令我兴奋的是,像依沃西这样的新一代药物已经突破「跟随式创新」,开始参与全球首创药的竞争,这说明我们的研发能力正在从「跟跑」转向「并跑」甚至「领跑」。


估值层面,中信建投的数据让我眼前一亮——当前医药板块估值仅处于历史27%分位,机构持仓更是低于五年均值。这种「估值洼地」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市场错把创新药当作传统出口制造业来定价的结果。但当我看到科伦博泰的海外授权首付款就能覆盖全年研发支出时,突然意识到这类企业的现金流质量其实堪比科技公司。财通基金在年初重仓港股创新药的决定,现在看更像是精准抄底的前瞻布局。


当然,任何投资都有风险。美国可能的科技封锁确实令人担忧,但赵海春团队在国金证券的报告中指出,中国药企早已构建了「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合作网络。即便某个市场受阻,欧洲和日本的合作伙伴仍能撑起基本盘,这种全球化「安全垫」在CXO企业身上已经验证过可行性。更何况国内血制品、高端器械的国产替代浪潮,又为行业提供了内需支撑。


站在当下这个节点,我愈发认同梁福睿经理的判断——创新药正处于「政策+产业+估值」三重利好共振的拐点。工银瑞信健康产业混合基金的重仓股清单,恰好覆盖了信达生物、百济神州这些在海外授权市场攻城略地的龙头。这种同时布局AH两地的策略,既能吃到港股深度折价的「估值修复」,又能把握A股情绪回暖的「双击机会」。当市场还在为关税问题纠结时,或许正是我们把握行业转型升级红利的黄金窗口。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