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 正文
  •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06 09:58:23 天天基金iPhone版 发布于 福建
创新药板块是否站在价值重构的临界点?

#创新药迎机遇#+打卡第16天+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医药行业的投资者,最近我在研究市场动向时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尽管海外关税政策调整引发市场波动,但创新药板块却像一艘稳扎稳打的巨轮,不仅抗住了风浪,更显露出破浪前行的势头。这让我开始思考:这个行业是否正站在价值重构的临界点?


记得四月初看到财通基金的研究报告时,他们提到一季度创新药板块的活跃表现既有基本面支撑,也有资金面推动。这让我联想到自己跟踪的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企业,它们在license-out(对外授权)领域频频斩获大单,单笔交易金额动辄数十亿美元。这种"借船出海"的模式巧妙规避了关税风险,就像里提到的,创新药企通过BD合作获取销售分成,本质上是用知识产权而非实体商品参与国际竞争。这种商业模式的韧性在近期中美关税博弈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根据景顺长城的分析,中国对美医药出口仅占总额17.6%,且多为低附加值原料药,核心的创新药产品根本不在关税清单之列。


更让我兴奋的是行业生态的质变。去年深圳出台的创新药全链条支持政策还历历在目,今年北京又加码推出加速进院绿色通道,地方政府真金白银的产业基金投入,让我想起中提到的"政策组合拳"。支付端的改革更是打破僵局的关键,医保谈判从"灵魂砍价"转向"优质优价",商业健康险的崛起正在构建多层次支付体系。这让我回忆起里工银瑞信基金的观点:当创新药企能通过差异化定价获得合理回报,整个产业的创新飞轮才能真正转起来。


在实地调研中,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国内实验室里AI药物发现平台的普及程度超乎想象。提到的"AI缩短研发周期"正在成为现实,某Biotech高管告诉我,原本需要3年的靶点验证现在压缩到8个月。这种效率革命叠加工程师红利,正催生所说的"哑铃型发展"——前端创新如依沃西单抗实现全球首创,后端商业化能力通过与国际巨头的合作快速补强。就像长城基金梁福睿说的,我们正在见证从"跟跑"到"并跑"的转变。


估值层面的信号同样不容忽视。中信建投的数据显示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27%分位,这让我想起2021年泡沫破裂时的惨烈。但现在的低水位藏着真金白银:指出创新药基金持仓仍远低于CXO赛道,而列举的恒瑞、百济等龙头,PE(市盈率)普遍在30倍左右,相较于管线价值明显低估。特别是港股创新药企,受外资流动性冲击导致的错杀,反而孕育着戴维斯双击的机会。


站在当下这个节点,我越发认同的判断——医药板块同时具备抗风险能力和成长进攻性。作为普通投资者,想要把握这轮机遇确实需要专业助力。工银瑞信健康产业混合基金让我眼前一亮,它不仅AH两地布局分散风险,前十大重仓清一色是创新药龙头,这种聚焦核心资产的策略,在行业拐点来临时的爆发力值得期待。想起他们四季报里强调的"国际化能力验证",与我在调研中感受到的产业脉动不谋而合。


风物长宜放眼量。当短期情绪扰动逐渐消散,真正决定创新药企价值的永远是临床需求满足度和全球竞争力。或许正如那篇报告所说,我们正站在"DeepSeek时刻"的起点,而这样的历史性机遇,往往属于那些在迷雾中看清本质的投资者。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