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迎机遇#2010年至今,医药板块估值水平分别在2011年底和2018年底达到最低位,最低位为25倍左右,目前医药板块估值为25倍,再次处于近十五年最低水平。

面对较低的估值以及预期,许多机构将医药视为今年较为突出的投资机遇,其中创新药作为弹性最大的方向受到了很多的关注。
01. 政策支持加速创新药发展
1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医药产业的未来发展设定了清晰的长远目标,并明确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路径。该《意见》提出,到2027年和2035年,通过五大方面的24条具体改革举措,全面推动药品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旨在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在研发创新方面,《意见》强调了加强新药和医疗器械的研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审评审批流程也将得到优化,以提高审批效率,加速新药和医疗器械的上市进程。监管合规方面,将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完善监管法规,确保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意见》还特别强调了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国内医药企业与国际先进企业开展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国内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加强监管体系的建设也是《意见》中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完善监管机制、加强监管人员培训等措施,提高监管水平和效能。
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国产医药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诺诚健华为例,此次年报业绩会首次宣布其ADC技术平台及首款管线资产ICP-B794(B7-H3ADC),预计将于1H25提交IND。管理层表示公司希望通过B7-H3这个已知靶点来测试公司ADC平台的payload及linker技术,从而便于与市面上其他B7-H3ADC进行比较。若表现出更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公司将快速推进更多款ADC管线资产进入临床。更多BD有望于2025年达成。继2024年组建BD团队、2025年初宣布年内首个BD交易达成后(与康诺亚合作的ICP-B02出海授权至Prolium),公司计划在2025年达成多项BD交易,管理层认为奥布替尼、TYK2抑制剂、更早期自免分子及ADC平台分子均有出海潜力。
02. 国内创新药企解析
工程师红利正驱动我国制药行业加速创新转型,实现从“精益仿制”向“渐进性创新”的跨越,全球竞争力日益增强。
创新产业链经历数年的调整周期后,有望迎来反转机遇。全球进入降息周期,国内供给端近几年经过出清,行业或将迎来拐点。随着海外降息周期的开启,海外生物医药投融资活动有望持续回暖。

全部5
业内人士预计,部分公司的海外业务将有所改善,经营趋势向好。此外,国内创新产业内供给端产能出清后,未来产能利用率有望得到提升,将带动行业进入底部向上的发展周期。
如今传统药企在转型过程中取得了积极成果,创新收入占比迅速提升,集采影响明显减弱,开启了新一轮的成长篇章。
所以总结来看,对于今年医药板块的行情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整个行业有望迎来向上拐点,盈利与估值都有提升的空间。此前经过较长时间显著下跌,医药板块的估值达到多年来的低位,随着疫情管控逐步优化,诊疗各方面均有修复,加之行业陆续出现政策层面拐点,2025年医药领域将迎概率较大的投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