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迎机遇# 今天5月5日,A股市场休市,港股5月开门红,恒生科技指数涨3.08%。今年我看好创新药板块未来的发展前景,更看好布局A+H医药蓝海机遇绩优基金----$工银健康产业混合C$。
随着政策的持续推动,国内医药生物企业展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和强大的竞争力。最新数据显示,至2024年底,国内共有48个创新药和65个创新医疗器械获得批准上市,中国在研新药数量跃升至全球第二,并有多款国产创新药成功进军国际市场。
2025年,创新药中长期配置价值较高
1,创新药成为整个医药板块中“风险溢价高、护城河宽、成长空间大、板块爆发力强”的黄金赛道之一。当前创新药板块,尤其是港股创新药板块估值较低,叠加业绩边际好转,为创新药带来了想象空间,中长期配置价值较高。
2,创新药迎来了发展机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创新药发展,商业保险发展有望贡献增量,创新药企业迎来研发收获期,对外授权等持续落地,在全球创新产业地位不断提升,头部公司业绩呈现盈利加速或加速转盈趋势,同时港股聚集了众多优质创新药企业,具备较好的差异化投资价值。
3,当前时点:创新药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配置性价比凸显。 截至2025年4月,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市盈率(TTM)约35倍,低于近5年60%的时间区间,估值已回落至2019年水平。
4,从企业基本面看,头部创新药公司研发管线进入密集兑现期:2024年国内新增获批创新药超50款,2025年预计多个重磅品种(如PD-1新适应症、GLP-1类减肥药)上市,有望驱动业绩拐点。
股市中的大成功者,无不是高瞻远瞩者的人,无不是有大格局的人。真正的投资大师,不关心股市每天的波动,而是“跳出股市外,不在涨跌中”,锚定的是投资标的的内在价值与发展前景,低估时入仓,高估时离场。如巴菲特8港元时买入比亚迪,一路持有14年,暴赚40倍时才抛售。
布局创新药板块,就选工银健康产业作为理财搭子
工银健康产业混合聚焦健康产业全链条,覆盖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细分领域。且A+H两地布局,港股通投资标的比例为0%-50%,可分散单一市场风险。此前南向资金连续20个月增配港股,流动性支撑显著,港股创新药有望受益于港股流动性改善,捕捉多维度投资机会。
创新药迎机遇,工银健康产业混合两地布局、多维投资!其魅力在于:
1,工银家的医药基金长跑实力卓越。
工银瑞信万亿巨头大公募基金公司,是行业较早在医药行业布局的基金公司。长期业绩优异的背后,离不开工银瑞信医药投研团队持续深耕研究。团队主要成员均为科班出身,具备医学、药学临床背景,以赵蓓、谭冬寒为代表的中生代基金经理有十年以上从业经历,擅长从细分子行业里面,找到具有产业特征的趋势性机会。
2,高配医药团队 丰厚实力护航
谭冬寒先生: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曾任中信证券行业研究员;2013年7月1日加入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担任研究部研究总监、基金经理。
丁洋先生:博士研究生。曾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后研究员;2017年12月1日加入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担任医药行业研究副总监、基金经理。其专注于全球创新药研发动态,他对国际创新药市场的资本运作、技术发展趋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两位基金经理能够精准把握市场脉搏,运用科学的投资策略,为基金的稳健运作保驾护航。
3,历史业绩优秀。本基金近6月回报率16.61%,它就像一匹黑马,在A+H创新药板块的赛道上一路狂奔,把其他基金远远甩在身后。这种短期内的爆发力,不仅展现了基金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也让我看到了其巨大的盈利潜力。
创新药迎来了崭新发展机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创新药发展。对于我们投资者而言,与其追逐短期波动,不如以工银健康产业混合基金作为工具锚定时代趋势,分享医药创新的时代红利。希望把握创新药投资机会的朋友,可以关注宝藏基工银健康产业混合基金( C:020559)!@工银瑞信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