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 正文
  •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05 13:56:07 天天基金Android版 发布于 广东
打卡第三十六天主动管理破局之道——工银健康产业混合C的策略优势与跨市场突围。一、

#创新药迎机遇#打卡第三十六天




主动管理破局之道——工银健康产业混合C的策略优势与跨市场突围。





一、主动管理的核心价值:在波动中创造超额收益。


投资如逆水行舟,被动跟随指数难破困局,而主动管理型基金恰似掌舵者,能在风浪中调整航向。工银健康产业混合C基金自2024年9月成立以来,以92%以上的高股票仓位穿越市场震荡,截至2025年4月实现10.87%的成立以来收益,同期中证创新药指数下跌2.1%,展现出卓越的主动管理能力。这种优势源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深度结合:宏观层面研判政策周期与技术趋势,微观层面精研企业基本面,形成“双轮驱动”的决策体系。


基金经理谭冬寒团队的临床数据解读能力堪称“投资显微镜”。2024年四季度,通过分析某CAR-T疗法企业的Ⅱ期临床数据,发现其副作用发生率高于预期,果断减仓,成功规避2025年初临床试验暂停带来的5%净值损失。这种对细节的把控,正是被动指数基金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数据显示,基金近三月收益率达26.45%,在2314只同类基金中排名前5%,远超同期医疗ETF的9.8%收益,印证了主动管理在捕捉细分机会中的独特价值。


二、跨市场布局:打破单一市场内卷的“金钥匙”。


当A股医药板块受集采政策反复冲击时,工银健康产业混合C的“A+H”双市场布局犹如破局利刃。基金港股通投资比例最高达50%,2025年一季度敏锐捕捉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估值修复机遇,将港股持仓从25%提升至38%,精准收割国际化溢价。以百济神州为例,其港股因PD-1单抗海外销售额超预期,2025年3月单月上涨41%,而同期A股恒瑞医药仅微涨3%,跨市场优势一目了然。


这种布局的智慧在于“东西互补”:A股捕捉政策红利(如医保谈判受益股),港股分享全球创新溢价(如未盈利Biotech的国际化管线)。2024年四季度建仓的康方生物,因双抗药物AK112获国际授权,2025年市值增长超60%,为基金贡献2.1%的净值增长。数据显示,基金港股标的2025年一季度平均涨幅28.7%,远超A股持仓的19.4%,不仅分散了单一市场风险,更通过估值差套利放大收益。


三、主动管理的“三驾马车”:择时、选股、风控的协同效应。


1、择时如舟:把握产业周期的“潮汐规律”

基金建立“政策-技术-估值”三维择时模型,2024年四季度通过分析《生物医药产业促进条例》草案,提前布局7个医保谈判受益品种,政策落地后相关标的平均上涨12.06%。这种对政策周期的前瞻性,使基金在2025年医保谈判前精准增持儿童药、罕见病药,收获阶段性红利。


2、选股如刃:挖掘市场未发现的“价值明珠”。


区别于指数基金的“全样本持仓”,工银团队聚焦“全球首创新药”和“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独家挖掘的智翔金泰因银屑病抗体Ⅲ期临床达标,2025年4月单月暴涨63%,而该标的未被任何主流指数纳入,展现出“精准狙击”的选股能力。持仓的12家创新药企中,9家拥有全球专利,7家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构建起强大的技术壁垒。


3、风控如锚:构筑回撤防护的“四道防线”。


借鉴瑞士信贷风控经验,基金建立“业务部门自查-风险管理部监测-合规部审查-审计部督导”四道防线。2025年一季度通过RiskGuard系统提前预警新能源板块估值偏离,帮助健康产业混合C降低回撤42%。2024年医疗反腐期间,主动提升现金仓位至7.05%,成功规避板块系统性下跌,近一年最大回撤-21.05%,显著低于中证医疗指数的-29.7%。


结语:主动管理是穿越周期的“导航系统”。


工银健康产业混合C的实践证明,主动管理型基金的价值在于“主动定义价值”而非“被动接受价格”。通过跨市场布局打破地域局限,以深度研挖掘企业真实价值,用动态风控抵御市场波动,最终在指数基金的“被动内卷”中开辟出超额收益的新航道。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主动管理基金,本质是选择一个经验丰富的“航海团队”——他们既能解读产业潮汐的密码,又能在暴风雨中调整航向,让投资之舟始终驶向价值的港湾。



@工银瑞信基金

$工银健康产业混合C$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