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普遍感觉市场进入了一个比较纠结的阶段。有券商指出,新的五年规划相比过去,战略重心有了明显转变——从单纯的“科技创新”转向更注重供应链安全,尤其是在高端制造领域加快“补短板”,实现自主可控。这个转向,其实为接下来的投资指明了方向。
另一家券商的研究也印证了这个判断,他们认为“科技为先”很可能是贯穿本轮行情的最强主线,并且给出了三个支撑理由:一是科技板块具备相对盈利优势;二是有海外科技创新的映射效应;三是全球半导体周期正步入上行通道。这些观点,值得我们在布局时认真思考。
面对当前市场分歧加大的环境,与其在不确定性中频繁切换,不如把握住已经相当明确的主线。最近半导体板块的走势就很有说服力——尽管大盘出现调整,但光刻机等核心环节的概念股走势相当坚挺,资金向这个方向聚集的迹象十分明显。
从行业层面看,半导体板块近期确实迎来不少积极变化。最引人注目的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的消息,注册资本高达3440亿元,主要投向就是半导体设备、材料等关键领域的国产替代。这种力度的资金支持,无疑将为整个产业链注入强劲动力。
同时,全球半导体销售数据也在持续向好。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超预期,存储芯片价格稳步攀升,行业复苏趋势已经确立。从国内企业的业绩看,不少半导体设备公司的一季报超出市场预期,新增订单饱满,国产化进程正在加速。
不过说实话,虽然半导体板块前景看好,但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真要布局这个领域并不容易。这个行业产业链特别长,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每个环节的技术门槛都很高;再加上技术路线快速迭代,不同细分领域的景气度差异很大,普通投资者很难把握其中的节奏变化。
这也是为什么我倾向于建议,对于这种高专业度的板块,通过专业机构来参与可能是更明智的选择。比如$南方半导体产业股票发起C$ (020554),这只产品就专注于半导体自主可控的核心环节,重点布局设备、零部件、材料、EDA软件这些国产替代最关键的方向。在当前AI技术突破和政策支持的双重驱动下,这些领域有望持续受益于国产化进程的深入推进。
从业绩表现来看,这只产品确实展现出了专业管理的优势。近三个月收益率达到23.32%,近半年上涨41.12%,近一年涨幅58.18%,今年以来收益53.70%,自成立以来累计收获93.74%的回报。这样的业绩表现,在同类型产品中相当突出。

展望后市,我认为半导体板块的催化因素还在持续累积。除了大基金三期的实质投入即将落地,下半年还有多个国内晶圆厂扩建项目进入设备采购期,这将直接利好国产设备厂商。另外,随着人工智能、智能驾驶等新需求的爆发,对先进制程和特色工艺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在这个确定性较强的产业趋势面前,我们需要的是更专业的投资工具和更有耐心的持有心态。半导体行业的国产替代是一个长周期过程,中间难免会有波动,但核心逻辑不会改变。通过选择聚焦核心环节的专业产品,普通投资者也能更好地把握这个时代性的投资机遇。
毕竟,在众多不确定中,能够抓住一个确定性较强的产业趋势,已经算是当前市场里不错的选择了。重要的是找到合适的工具,然后给这个进程一些时间。#4000点 到底要不要止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