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生成式AI带来的需求增长,全球及国内晶圆厂均将7及以下先进制程作为产能扩张重点。根据测算,仅考虑算力芯/片和手机主控芯/片的需求,在良率和开工率中性假设下,国内对先进逻辑代工产能的需求将达到**3.4万片/月**,考虑到产能爬坡和研发试验线的需求,实际产能需求将大于测算值。
在这轮AI驱动的半导体周期中,封测设备近期表现尤为抢眼。全球AI计算测试设备市场规模在2024年已达23亿美元,并且仍在持续增长。集成电路生产需要经过WAT测试、CP测试(封测前晶圆测试)和FT测试(封装后芯片测试)等多道检测程序,随着复杂性提升,测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SEMI数据显示,全球集成电路测试设备市场规模2024年为75.4亿美元,到2026年预计达97.7亿美元,增长幅度达29.58%。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半导体设备的国产化提升。目前,上游设备材料国产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2024年半导体设备上市公司营收占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不含进口光刻机)的比重为22.4%;半导体材料上市公司营收占中国大陆半导体材料销售额的比重为30.7%,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产业链角度看,半导体设备国产化已形成明确趋势。随着国内制造企业加速扩产,以及自主可控需求的增强,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正迎来发展良机。
在AI浪潮推动下,半导体行业正步入新一轮成长周期。与以往由消费电子驱动的周期不同,此轮周期由AI算力需求和消费电子复苏共同推动,不仅抬高了行业天花板,也可能延长景气周期。
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此时正是借基入局的好时机。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个人选股难度较大,借道专业基金产品可能是更明智的选择。相关产品$南方半导体产业股票发起C$ (020554)值得锁定,该产品集中投资半导体自主可控子行业,聚焦半导体设备、零部件、材料、EDA软件等国产替代领域。其业绩表现亮眼。
站在当前时点,半导体设备领域的投资逻辑清晰:AI推动需求增长,国产化提供额外动力,两者共同构筑了行业的成长空间。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选择一只聚焦这一领域的基金产品,或许是参与这波科技浪潮的稳妥方式。#分享国庆见闻,晒收益,瓜分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