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美关税问题尘埃落定,90天内不再加征新关税的消息虽对权益市场构成中长期利好,但市场却以"利好出尽"的逻辑演绎,连续两日呈现高开低走态势。当前市场正处于4月初套牢盘密集区域,短期震荡格局或将延续。在这一背景下,传统避险资产黄金与新兴防御选择港股红利资产正呈现截然不同的走势分化。
黄金作为传统避险工具,近期遭遇显著回调。此前受俄乌冲突、印巴紧张等地缘因素推动,金价一度冲高至3400美元/盎司上方。但随着地缘风险缓和,叠加美联储维持鹰派立场,黄金的避险溢价快速消退,近一周跌幅超过5%,今天又跌了2%。这种剧烈波动揭示出情绪驱动型资产的脆弱性——当避险需求退潮时,缺乏内生价值支撑的黄金往往面临剧烈调整。
反观港股红利资产,近期展现出令人惊喜的稳健表现。以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为例,该指数在5月15日逆势上涨1.26%,创出年内新高,成功站稳5日均线并形成多头排列。更值得关注的是,该指数在4月30日至5月12日期间实现六连阳,近一月累计涨幅达7.72%,显著跑赢沪深300等主流宽基指数。这种强势表现源于其独特的价值支撑——作为股票型资产,其表现直接挂钩企业盈利与分红能力,而非单纯依赖市场情绪。
深入分析这两种资产的底层逻辑差异:黄金属于典型的不生息资产,其价值波动完全取决于外部风险事件与美元流动性变化;而港股红利资产则依托于企业持续的经营现金流和分红承诺。在当前宏观环境下,这种差异正被市场加倍重视。随着国内降准降息预期升温,低利率环境将持续提升高股息资产的相对吸引力。数据显示,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当前股息率高达6.7%,远超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这种显著的收益差将成为资金持续流入的重要驱动力。
港股红利资产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其显著的估值洼地特征。与A股同类资产相比,港股金融、公用事业等板块普遍存在20%以上的估值折价。随着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年内净买入已超3000亿港元)和国际资本回流,这种估值差异有望逐步收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险资近期对港股高股息资产的配置明显加速——年内13次举牌中有10次标的为港股,主要集中在银行、能源等防御性板块。
在具体产品选择上,$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A$ (005051)展现出突出的配置价值。该基金严格跟踪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重点配置金融(占比26.77%)、公用事业等现金流稳定的行业龙头。业绩数据显示,该基金近一年收益率达17.8%,最大回撤仅-9.39%,夏普比率0.98,风险调整后收益表现优异。更难得的是,在2021-2023年的市场震荡中,该基金连续三年跑赢沪深300指数,展现出极强的抗跌能力。
从资金流向看,港股红利资产正获得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票。截至5月初,全市场港股红利主题ETF年内净流入超百亿元,总规模突破430亿元,较去年底增长43%。这种资金聚集效应将进一步强化港股红利资产的流动性优势,形成良性循环。
展望后市,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临近,全球流动性环境有望持续改善。而国内存款利率的进一步下调,将使6.7%的港股红利股息率显得更具吸引力。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或是优化防御配置的良机——减持波动加剧的黄金资产,增持具备"高股息+低估值"双优势的港股红利品种。$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A$ (005051)作为布局港股优质红利股的工具,既能提供稳定的分红现金流,又能分享估值修复收益,是震荡市中攻守兼备的配置选择。#华为、腾讯等巨头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