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发布,为新的五年征程擘画出新蓝图。我们认为,公报对于“十五五”的发展环境、发展目标、具体任务等三方面的表述值得重点关注:
发展环境方面,突出强调战略机遇和风险调整并存、不确定性增多,与2022年二十大的表述一致。过去四个五年计划总体上对发展环境沿用“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表述,二十大提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来,中央对国际环境的判断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将成为“十五五”期间政策出台的重要背景。
发展目标方面,主要涉及两个时间跨度。一是“十五五”期间提出七大目标,预计后续会有具体指标对应。其中,“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对发展和科技的目标更为靠前和突出。二是2035年远景规划,要求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这一目标需年均复合增速达到5%以上,考虑到“十四五”规划恰逢疫情,首次未设定经济增长量化指标,“十五五”或为较为重要的目标追赶期。
具体任务方面,产业与科技创新是“十五五”的首要任务,位置突出。与“十四五”略有不同,“十五五”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置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前,或隐含将科技创新置于产业框架下的考量。我们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经济结构调整:
一是供需重要性调整。“十五五”建议稿较“十四五”删除“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表述,与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致,或意味着自2015年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逐渐转向统筹供需两方。
二是需求内部结构调整。“十五五”规划对于需求结构的表述较为中性和克制,未在消费和投资之间表现倾向性,且在民生方面提出“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也更偏向于稳慎、渐进。
三是产业结构调整。“十四五”规划在制造业占GDP比重下降的背景下,提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在新冠疫情以来服务业发展偏缓、制造业在出口推动下占比提升的现状下,“十五五”规划出现一些微调,改为“保持制造业的合理比重”,后续服务业发展可能是政策重点方向之一。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9934)$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19933)$
$工银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5874)$
$工银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15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