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低费黄金#+打卡第21天+站在当下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点,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依然坚定地看好黄金的长期配置价值。尽管近期金价因市场情绪波动有所调整,但翻开全球经济的底牌,贸易战2.0的关税炮火、俄乌冲突的硝烟未散、美国通胀数据的顽固高位,以及中国央行连续第6个月增持黄金的动作,都在不断印证一个事实:黄金,正从历史的尘埃里重新站起来,成为动荡时代真正的“硬通货”。
记得去年底看到一则数据:中国央行在暂停增持6个月后,从2024年11月起重新开启“买买买”模式,截至今年4月已累计增持超过50吨黄金。这让我想起2018-2020年那轮增持潮中,金价曾走出近40%的涨幅。而如今,当美国对华加征的钢铁铝材关税飙升至25%、欧盟的反补贴调查清单越拉越长时,全球央行都在做同一件事——把美元资产换成沉甸甸的黄金。这背后的逻辑很直白:当贸易战演变成货币战,当SWIFT系统都可能变成制裁工具,黄金才是跨越国界的终极信用。
有人问我,为什么不直接买金条?试过就知道,实物黄金的保管费、鉴定费、回购折价,分分钟吃掉收益。而工银瑞信黄金ETF联接基金,这个管理费仅0.15%的工具,完美解决了这些痛点。打开账户就能买,1克起投,盘中实时跟踪金价,连赵栩这样的老将都亲自操刀管理,跟踪误差小到可以忽略。更让我安心的是,去年四季度全球黄金ETF逆势吸金152亿,工银的联接基金单月就有1.33亿净流入,说明聪明资金早就用脚投票了。
当然,市场永远有噪音。有人盯着美联储的鹰派言论,有人被短线波动吓退。但看看更宏大的叙事:全球债务规模突破300万亿美元,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份额跌破58%,就连华尔街都在测算——投资组合里黄金每增加5%,年化波动率就能降1.2个百分点。更别说中东局势随时可能擦枪走火,美国大选的政治变数正在酝酿,这些“黑天鹅”的保险费,黄金早就包含在价格里了。
最近在工银的社区里看到一组数据:他们的黄金ETF联接基金成立4年多,累计涨幅超过57%,去年单年收益就达26%,跑赢沪深300整整20个百分点。这让我想起十年前父母辈抢购黄金的疯狂,但现在的年轻人显然更聪明——不需要挤金店柜台,不用焦虑储存安全,手指一点就能让资产跟上“乱世买黄金”的古老智慧。特别是E份额持有7天就免赎回费的设计,在当下震荡市里简直是为波段操作量身定制。
站在2025年年中回望,黄金或许正在经历类似2008年后的转折时刻。当各国央行以创纪录速度囤积黄金(去年全球央行净买入1037吨),当中国的外汇储备中黄金占比还不到6%(远低于欧美国家),这种战略级的增持周期,注定会托起金价的长牛格局。短期的技术性回调,不过是给犹豫者最后一次上车机会。毕竟,在美元信用裂痕加深、地缘冲突此起彼伏的当下,还有什么比把部分资产装进“数字金库”更让人安心的选择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