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低费黄金#+打卡第14天+作为一名长期关注黄金市场的投资者,最近的市场动态让我更加坚定了对工银瑞信黄金ETF联接基金的信心。当前美国推行的贸易战2.0政策,不仅对中国加征25%关税,更对欧盟、印度等经济体祭出"对等关税"杀招,这种逆全球化趋势正加速全球央行增持黄金的步伐。根据最新数据,中国央行已连续第五个月增持黄金,而此前18个月的增持周期曾带动金价上涨40%。这种战略性动作绝非偶然——当美国滥用美元霸权实施关税武器化时,全球各国都在寻求摆脱美元依赖,去年新兴市场央行的购金量就占全球总量的85%,这种"去美元化"浪潮正重塑黄金的货币属性。
俄乌冲突持续发酵的地缘风险,叠加美国核心CPI连续8个月高于4%的通胀压力,让黄金的避险和抗通胀属性形成双重支撑。记得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时,黄金曾与美元指数罕见同涨,正是市场对未知风险的应激反应。而当前美国国债规模突破36万亿美元,现代货币理论(MMT)框架下的财政赤字货币化,本质上是在透支美元信用。这种背景下,黄金作为终极货币的价值愈发凸显,摩根士丹利测算显示,投资组合中黄金配置每提升5%,年化波动率可降低1.2个百分点。
具体到工银瑞信黄金ETF联接基金,其0.15%的管理费堪称业内最低,相比同类产品每年能省下0.4%的费用,这对长期持有的复利效应不容小觑。观察基金历史表现,成立四年多累计净值增长率达42.82%,今年以来的涨幅更超过25%,这种稳健性在动荡市况中尤为珍贵。基金经理赵栩管理的指数化策略,通过严格跟踪伦敦金现货价格,有效规避了个股选择风险。近期金价在2050美元/盎司附近震荡时,该基金仍保持日均千万级别的净申购,说明聪明资金正在利用调整期布局。
当然,短期波动不可避免。美联储的鹰派表态可能导致金价承压,中国央行在去年5-10月也曾暂停增持。但拉长周期看,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占比仅5.5%,远低于欧美国家水平,增持空间巨大。更关键的是,特朗普政府酝酿的全面关税政策可能推高全球通胀中枢,而黄金的抗通胀属性在1970年代大通胀时期早已验证。当其他资产在贸易壁垒中受损时,黄金的"危机alpha"特质反而能大放异彩。
站在当下时点,我选择继续持有工银瑞信黄金ETF联接基金,不仅因为其联接基金支持10元起投的平民化门槛,更看重其作为资产配置"稳定器"的功能。当A股在3000点反复拉锯,债券收益率持续走低时,黄金与其他资产的低相关性为组合提供了宝贵的安全垫。或许正如金信期货研判:贸易战引发的短期回调,恰是长期布局的黄金坑。在这个黑天鹅频发的时代,持有这种历经千年考验的硬通货,或许是普通人守护财富最踏实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