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低费黄金#+打卡第12天+作为长期关注黄金市场的投资者,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这波云诡谲的全球局势中寻找确定性。看着中国央行连续第五个月增持黄金的新闻,再看看手机里工银黄金ETF联接基金的持仓界面,心里那份坚定又多了几分底气。记得去年11月央行时隔半年重启购金时,市场还在质疑金价是否见顶,但如今回头来看,这恰恰印证了"聪明钱"的远见——当前各国央行黄金储备占外汇比重平均达15%以上,而我国才5.5%,增持空间肉眼可见。
贸易战2.0的枪声确实让人心头一紧。美国新关税政策落地当天,黄金ETF资金流出量创下三个月新高,不少朋友在群里喊"避险资产都不避险了"。但细想特朗普时代的贸易摩擦历史,2018年加征关税后的半年内金价反而上涨了18%,这次全球产业链重构带来的通胀压力更甚,美联储嘴上强硬可实际降息压力山大,黄金的抗通胀属性反而会随着时间推移愈发凸显。工银瑞信赵栩经理说的在理,黄金的货币属性正在回归,这波回调更像是给新资金开的上车窗口。
说到俄乌冲突,这场持续三年多的地缘风暴早就不是简单的区域事件。前两天看到摩根士丹利测算,投资组合里黄金每增加5%,年化波动率就能降1.2个百分点,这在美债收益率动不动就突破4%、A股还在3000点震荡的当下太有吸引力了。更别说中东那边时不时爆个黑天鹅,我的基金账户里黄金仓位已经成了压舱石,去年四季度工银黄金ETF联接E份额规模逆势增长,说明聪明资金早就用脚投票了。
其实最让我安心的是工银产品的底层设计。比起早年买金条还要操心纯度鉴定、保管费用,现在0.15%的管理费加上持有满7天免赎回费的设定,简直是为震荡市量身定做。特别是看到他们黄金ETF规模稳居行业前三,跟踪误差常年控制在0.3%以内,这种精细化管理在美联储政策摇摆期尤其重要——毕竟现在金价对美元指数、实际利率的敏感度越来越高,稍有不慎就会被波动洗出局。
当然,短期内的波动确实考验心态。四月份金价从历史高位回撤5%时,我也犹豫过要不要止盈。但翻看中国央行购金记录就释然了:2022年那轮18个月连续增持期间金价涨了40%,这次重启增持才五个月,时间窗口还长着呢。更关键的是,全球央行今年前四个月购金量同比增加16%,这种集体行动比任何分析师报告都有说服力。昨天看到工银APP推送的实时数据,他们黄金ETF联接基金最近30天净申购又创新高,看来和我一样选择"让子弹飞会儿"的投资者不在少数。
站在2025年年中的时点,我越发觉得黄金的叙事逻辑已经改变。十年前我们看黄金还盯着CPI和美元指数,现在要考虑的是数字货币冲击下的主权信用重构、逆全球化带来的货币体系裂痕。工银研报里提到的"黄金定价范式转换"确实点到了要害——当美债规模突破40万亿美元,连美联储自己都在悄悄增持黄金时,我们普通投资者更需要这种不依赖任何国家信用的"终极货币"。最近把年终奖分批加仓到黄金ETF,看着账户里那抹代表避险的橙色曲线,突然觉得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也有了些确定的锚点。

